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器论文--电容器论文

国家电容标准的扩展频段计量技术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4页
第1章 绪论第14-30页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4-16页
   ·现代电学计量标准的发展概况第16-18页
   ·电容计量技术的国内外发展概况第18-26页
     ·低频段电容计量技术的国内外发展概况第18-19页
     ·扩展频段电容计量技术的国外发展概况第19-26页
     ·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6页
   ·测量不确定度的发展概况第26-27页
   ·智能计算方法的国内外发展概况第27-28页
   ·论文的主要工作第28-30页
第2章 四端对空气电容器扩展频段的频率响应第30-63页
   ·引言第30页
   ·扩频电容器选择第30-32页
   ·频率响应的仿真第32-45页
     ·四端对空气电容器模型第32-33页
     ·模型参数辨识第33-36页
     ·基于混沌思想的粒子群优化算法第36-42页
     ·仿真第42-45页
   ·频率响应的测量第45-54页
     ·溯源方法第46-47页
     ·测量原理第47-51页
     ·测量过程及数据处理方法第51-54页
   ·测量结果及不确定度评定第54-60页
     ·测量结果第54-55页
     ·不确定度评定第55-59页
     ·测量结果与仿真结果的比较第59-60页
   ·国际比较第60-62页
     ·数据处理方法比较第60-61页
     ·测量指标比较第61-62页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3章 四端对固体介质电容器扩展频段的频率响应第63-90页
   ·引言第63-64页
   ·测量原理第64-70页
     ·溯源方法第64页
     ·测量系统的组成第64-66页
     ·测量原理第66-69页
     ·测量条件第69-70页
   ·四端对宽频比率网络的设计第70-82页
     ·传递比率误差的定义第70页
     ·组合铁芯式感应比率器的比率第70-71页
     ·比率误差的建模与仿真第71-75页
     ·降低比率误差的方法第75-77页
     ·比率的校准第77-82页
   ·测量结果及不确定度评定第82-85页
     ·测量结果第82页
     ·不确定度评定第82-85页
   ·国际比较第85-87页
     ·测量系统比较第85-86页
     ·测量指标比较第86-87页
   ·核验方法的研究第87-89页
     ·核验方法第87-88页
     ·核验结果第88-89页
   ·本章小结第89-90页
第4章 四端对电阻器的频率响应第90-97页
   ·引言第90页
   ·测量原理第90-93页
     ·测量系统的组成第90-91页
     ·测量原理第91-93页
     ·测量方法第93页
   ·测量结果及不确定度评定第93-95页
   ·本章小结第95-97页
第5章 单端口电容器的频率响应第97-108页
   ·引言第97页
   ·径向基神经网络第97-101页
     ·RBF 神经网络模型第97-100页
     ·RBF 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第100-101页
   ·四端对阻抗测量中误差的分析第101-102页
   ·校准方法第102-105页
     ·精密四端对-单端口转换器第102-104页
     ·基于神经网络的阻抗测量仪非线性修正第104-105页
     ·基于四端对阻抗测量原理的误差修正第105页
   ·校准结果第105-107页
   ·本章小结第107-108页
结论第108-110页
参考文献第110-118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第118-119页
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第119页
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第119-120页
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学位涉密论文管理第120-121页
致谢第121-122页
个人简历第122页

论文共12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IgA/IgM Fc受体:Fcα/μR的表达和功能分析
下一篇:重庆市人才资源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