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生物学论文--森林生态学论文

滇西北高山松林植物种子性状与种子被捕食的群落调查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1 引言第10-15页
   ·种子性状对于捕食的影响第11-13页
   ·种子密度对于捕食的影响第13页
   ·环境因素对于捕食的影响第13页
   ·研究内容与拟回答的科学问题第13-15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5-20页
   ·研究地点第15页
   ·滇西北地区植物果实和种子性状分布格局调查第15-16页
     ·资料查阅第15页
     ·实地调查第15-16页
     ·性状采集第16页
   ·不同种类植物种子的被捕食差异的调查研究第16-18页
     ·摆放实验第16-17页
     ·种子捕食者的捕捉第17-18页
   ·捕食者对华山松等4植物种子的取食与贮藏第18页
     ·材料第18页
     ·用线标法标记第18页
     ·追踪方法第18页
   ·不同大小、营养水平以及单宁含量的人工种子被捕食差异调查第18-20页
     ·试验材料第18-19页
     ·试验方法第19-20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0-43页
   ·滇西北地区植物果实和种子性状分布格局第20-24页
     ·果实类型与生活型第20页
     ·鲜果的大小和颜色第20-21页
     ·种子大小第21-22页
     ·果实成熟期第22-24页
     ·系统发生学分析第24页
   ·不同种类植物种子在不同密度和时空条件下的被捕食强度差异第24-34页
     ·种子捕食者第24页
     ·密度、生境以及种子来源对捕食的影响第24-26页
     ·年份对捕食的影响第26-27页
     ·不同植物种类种子被捕食强度的差异第27-34页
   ·捕食者对华山松等4种植物种子取食与贮藏第34-39页
     ·捕食者对4种植物种子的选择差异第34-35页
     ·华山松种子的初始命运第35-38页
     ·被埋藏贮存的华山松种子的二次命运第38-39页
   ·大小、营养以及单宁含量对于捕食者取食行为的调查研究结果第39-43页
4 讨论第43-49页
   ·滇西北地区植物果实和种子的性状分布第43-44页
     ·果实类型第43页
     ·鲜果果实大小第43页
     ·鲜果果实颜色第43-44页
   ·影响种子被捕食强度差异的原因分析第44-47页
     ·生境对于捕食的影响第44-45页
     ·密度对于捕食的影响第45页
     ·不同种子来源对于捕食的影响第45-46页
     ·不同年份对于捕食的影响第46页
     ·不同植物种类种子对捕食的影响第46-47页
   ·对影响种子捕食者不同的取食行为的分析第47-49页
     ·种子性状对于捕食者取食行为的影响第47-48页
     ·关于种子被埋藏距离和种子性状之间的关系第48-49页
5 结论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8页
附表第58-62页
致谢第62-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频域分析技术和基于统计不相关的Fisherface方法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图像分析的中医面诊及在肝病上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