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气体放电现象的数值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气体放电现象的研究历史 | 第11-14页 |
§1.2 气体放电中非线性现象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6-18页 |
§1.4 相关实验装置 | 第18-21页 |
第二章 低压气体放电中的鞘层 | 第21-49页 |
§2.1 虚阴极的性质 | 第24-33页 |
·理想情况下的热阴极电子发射 | 第24-25页 |
·实际位形下的热阴极电子发射 | 第25-33页 |
§2.2 阴极等离子体鞘 | 第33-44页 |
·阴极等离子体鞘模型 | 第33-40页 |
·电双鞘层模型 | 第40-42页 |
·讨论 | 第42-44页 |
§2.3 阳极鞘层的性质 | 第44-48页 |
§2.4 小结 | 第48-49页 |
第三章 多种放电模式 | 第49-83页 |
§3.1 空间电荷限制模 | 第52-59页 |
·基本物理图像 | 第52页 |
·理论模型 | 第52-56页 |
·数值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56-59页 |
§3.2 阳极辉光模 | 第59-67页 |
·基本物理图像 | 第59页 |
·理论模型 | 第59-62页 |
·数值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62-67页 |
§3.3 朗谬尔模 | 第67-77页 |
·基本物理图像 | 第67-68页 |
·理论模型 | 第68-70页 |
·器壁边界层内的离子运动 | 第70-72页 |
·数值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72-77页 |
§3.4 温度限制模 | 第77-81页 |
§3.5 小结 | 第81-83页 |
第四章 多稳态与模式转换 | 第83-109页 |
§4.1 气体击穿 | 第83-92页 |
·基本物理图像 | 第83-84页 |
·理论模型 | 第84-87页 |
·气体击穿的阈值分析 | 第87-92页 |
§4.2 放电熄灭 | 第92-98页 |
·基本物理图像 | 第92页 |
·放电熄灭的阈值分析 | 第92-95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95-98页 |
§4.3 朗谬尔模的转换 | 第98-101页 |
·朗谬尔模到温度限制模的转换 | 第98-100页 |
·朗谬尔模到阳极辉光模的转换 | 第100-101页 |
§4.4 气体放电中的多稳态解释 | 第101-107页 |
§4.5 小结 | 第107-109页 |
第五章 气体放电中的自振荡现象 | 第109-139页 |
§5.1 Ⅰ类振荡 | 第111-121页 |
·Ⅰ类振荡的主要特征 | 第111页 |
·Ⅰ类振荡的数值模型 | 第111-114页 |
·数值计算结果 | 第114-121页 |
§5.2 Ⅱ类振荡 | 第121-130页 |
·Ⅱ类振荡的主要特征 | 第121页 |
·Ⅱ类振荡的数值模型 | 第121-122页 |
·数值计算结果 | 第122-130页 |
§5.3 Ⅲ类振荡 | 第130-134页 |
§5.4 Ⅳ类振荡 | 第134-138页 |
§5.5 小结 | 第138-139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139-141页 |
附录A 气体放电中典型参数 | 第141-145页 |
§A.1 气体放电中的碰撞过程 | 第141-143页 |
§A.2 气体放电中的特征时间空间尺度 | 第143-145页 |
附录B 气体放电数值计算的相关程序 | 第145-151页 |
§B.1 基本算法 | 第145-147页 |
§B.2 程序特点 | 第147-151页 |
参考文献 | 第151-161页 |
索引 | 第161-165页 |
插图 | 第165-1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