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创性声明 | 第1页 |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 第4-5页 |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英文摘要 | 第7-15页 |
图表索引 | 第15-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30页 |
1.1 多层蜂窝网络与现代移动通信系统 | 第17-18页 |
1.2 CDMA蜂窝通信系统容量研究 | 第18-20页 |
1.2.1 三种多址接入方式 | 第18-19页 |
1.2.2 CDMA系统容量分析 | 第19-20页 |
1.2.3 CDMA系统信道切换 | 第20页 |
1.3 多层蜂窝系统呼叫流接入控制研究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20-25页 |
1.3.1 HCS初始蜂窝选择问题 | 第21-22页 |
1.3.2 HCS不同呼叫溢出方案 | 第22-24页 |
1.3.3 HCS保护信道数量设置问题 | 第24-25页 |
1.4 高速下行包接入环境中蜂窝选择研究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25-28页 |
1.4.1 HSDPA产生背景与技术要点 | 第25页 |
1.4.2 FCS研究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25-28页 |
1.5 本文研究思路、主要贡献及论文内容组织 | 第28-30页 |
第二章 多层蜂窝系统中初始蜂窝层选择 | 第30-40页 |
2.1 系统环境及参数 | 第30-31页 |
2.2 不同初始蜂窝选择方案对性能参数的影响分析 | 第31-34页 |
2.2.1 呼叫平均切换次数 | 第31-32页 |
2.2.2 呼叫失败概率 | 第32-34页 |
2.3 不同初始蜂窝选择方案的性能比较 | 第34-38页 |
2.3.1 速度门限 | 第35-36页 |
2.3.2 呼叫平均切换次数 | 第36-37页 |
2.3.3 呼叫失败概率 | 第37-3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三章 多层蜂窝系统呼叫双向溢出方案分析与设计 | 第40-56页 |
3.1 基本假设条件和参数 | 第40-41页 |
3.2 三种(无)呼叫溢出方案的比较 | 第41-43页 |
3.2.1 无呼叫溢出方案(方案Ⅰ) | 第41-42页 |
3.2.2 呼叫单向溢出方案(方案Ⅱ) | 第42页 |
3.2.3 呼叫双向溢出方案(方案Ⅲ) | 第42-43页 |
3.3 双向呼叫溢出方案理论性能分析 | 第43-49页 |
3.3.1 微蜂窝状态分析 | 第43-45页 |
3.3.2 宏蜂窝状态分析 | 第45-47页 |
3.3.3 宏、微蜂窝中各参数求解 | 第47-49页 |
3.4 不同呼叫溢出方案性能比较 | 第49-5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多层蜂窝系统动态保护信道配置与性能分析 | 第56-75页 |
4.1 基本假设条件和参数 | 第56-57页 |
4.2 不同呼叫双向溢出方案模型描述 | 第57-59页 |
4.2.1 方案Ⅰ(Li's方案)模型描述 | 第57页 |
4.2.2 方案Ⅱ(本文方案)模型描述 | 第57-59页 |
4.3 不同呼叫双向溢出方案理论性能分析 | 第59-70页 |
4.3.1 方案Ⅰ理论性能分析 | 第59-64页 |
4.3.2 方案Ⅱ理论性能分析 | 第64-68页 |
4.3.3 性能参数计算 | 第68-70页 |
4.4 不同呼叫双向溢出方案性能比较 | 第70-72页 |
4.5 动态保护信道数量配置与实现 | 第72-7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五章 HSDPA中模糊快速蜂窝选择算法 | 第75-94页 |
5.1 HSDPA传播模型及容量分析 | 第75-78页 |
5.1.1 蜂窝环境 | 第75页 |
5.1.2 阴影衰落模型 | 第75-76页 |
5.1.3 HSDPA容量分析 | 第76-78页 |
5.2 蜂窝选择算法及其比较 | 第78-80页 |
5.2.1 软切换算法 | 第78页 |
5.2.2 FCS算法 | 第78-79页 |
5.2.3 模糊FCS算法 | 第79页 |
5.2.4 三种蜂窝选择算法差异 | 第79-80页 |
5.3 FFCS算法实现 | 第80-87页 |
5.3.1 隶属度函数 | 第81页 |
5.3.2 模糊推理 | 第81-83页 |
5.3.3 模糊规则 | 第83-87页 |
5.4 蜂窝选择算法仿真分析 | 第87-93页 |
5.4.1 算法仿真流程图 | 第87页 |
5.4.2 仿真参数及结果 | 第87-9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4-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
附录 六边形蜂窝中服从均匀分布随机点的产生 | 第98-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12页 |
缩略语表 | 第112-114页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录用和完成的学术论文 | 第114-116页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完成的科研项目及成果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