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 文献综述 | 第7-16页 |
| 1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及抗源 | 第7-8页 |
| 2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分子标记研究概况 | 第8-13页 |
| 2.1 几种常用的分子标记 | 第8-12页 |
| 2.2 新进发展的分子标记 | 第12-13页 |
| 3 寻找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其他策略 | 第13-16页 |
| 3.1 用同源序列法寻找抗病基因 | 第13-15页 |
| 3.2 根据禾本科植物共线性寻找抗病基因标记 | 第15-16页 |
| 引言 | 第16-17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7-21页 |
| 1 材料 | 第17页 |
| 2 方法 | 第17-21页 |
| 2.1 DNA提取(参照Sharp 1988,约有改动) | 第17页 |
| 2.2 建抗病池和感病池 | 第17页 |
| 2.3 SSR实验程序 | 第17-18页 |
| 2.4 AFLP反应程序 | 第18-20页 |
| 2.5 胶的制备 | 第20页 |
| 2.6 电泳: | 第20-21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1-34页 |
| 1 SSR对小麦缺体—四体的鉴定及部分SSR位点的染色体定位 | 第21-24页 |
| 1.1 用SSR对小麦缺体-四体材料进行鉴定 | 第21-23页 |
| 1.2 未知位点SSR的染色体定位 | 第23-24页 |
| 2 红蜷芒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作图 | 第24-29页 |
| 2.1 抗性鉴定结果 | 第24-25页 |
| 2.2 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作图 | 第25-29页 |
| 2.3 分子标记的有效性 | 第29页 |
| 3 抗白粉病基因PM16的AFLP标记 | 第29-32页 |
| 3.1 抗性鉴定结果 | 第29-30页 |
| 3.2 Pm16的AFLP标记 | 第30-32页 |
| 4 抗白粉病近等基因系的分子检测 | 第32-34页 |
| 4.1 用AFLP对抗白粉病近等基因系进行分子检测 | 第32-33页 |
| 4.2 用SSR对近等基因系进行分子检测 | 第33-34页 |
| 讨 论 | 第34-38页 |
| 1 用SSR鉴定小麦缺体—四体 | 第34页 |
| 2 小麦抗白粉病新基因PMH | 第34-35页 |
| 3 PM16的分子标记 | 第35-36页 |
| 4 近等基因系的分子检测 | 第36页 |
| 5 SSR与AFLP的比较 | 第36页 |
| 6 小麦抗病基因分子标记方法探讨 | 第36-38页 |
| 结 论 | 第38-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4页 |
| 致 谢 | 第44-45页 |
| 缩写词表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