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德育理论论文

合作道德教育初探

中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8页
前言第8-9页
第一部分 合作与合作道德第9-24页
 一、 什么是合作第9-12页
  (一) 对合作内涵的不同规定第9-10页
  (二) 合作的基本特征第10-11页
  (三) 合作需要的条件第11-12页
 二、 为什么需要合作第12-20页
  (一) 合作与人的本质规定第12-16页
  (二) 合作的现实意义第16-20页
 三、 作为道德范畴的“合作”及其意义第20-24页
  (一) 合作与公正第21-22页
  (二) 合作的道德意蕴第22-24页
第二部分 协作、合作与个体道德的发生发展第24-36页
 一、 皮亚杰论协作、合作与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第24-32页
  (一) 皮亚杰对儿童道德判断的研究第24-25页
  (二) 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理论第25-27页
  (三) 合作在儿童道德判断发展中的作用第27-32页
 二、 里考纳论合作与儿童道德阶段的发展第32-36页
  (一) 一个阶段就是儿童观察世界的一种方式,合作为此提供了机会第32-33页
  (二) 道德推理阶段的发展过程是去中心化的过程,合作需要去中心化第33-34页
  (三) 道德阶段可以作为考虑合作的方式来理解第34页
  (四) 在合作道德教育中,合作与冲突并不矛盾第34-36页
第三部分 一种合作的道德教育第36-49页
 一、 合作道德教育的目的观第37-38页
 二、 合作道德教育的师生观第38-40页
  (一) 对师生关系的不同观点的论述第38-39页
  (二) 合作道德教育中的师生关系第39-40页
 三、 合作道德教育的原则观第40-43页
  (一) 人道主义原则第40-41页
  (二) 互利原则第41页
  (三) 公正原则第41-42页
  (四) 相互尊重原则第42-43页
 四、 合作道德教育的实践策略第43-49页
  (一) 运用指向共同目标的小组项目工程第43-44页
  (二) 运用合作学习策略第44-45页
  (三) 运用交往教育策略第45-46页
  (四) 为学生创造合作的机会,形成合作氛围第46-47页
  (五) 制定合作的阶段,运用小组认证和强化合作第47-48页
  (六) 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积极效果,给予及时的鼓励引导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3页
后  记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
下一篇:S3307对番茄幼苗生长、花蕾形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