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13-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26页 |
·芽休眠的定义与分类 | 第14-15页 |
·芽休眠的影响因素 | 第15-18页 |
·环境因素 | 第15-16页 |
·生理因素 | 第16-18页 |
·芽休眠调控的分子机制 | 第18-20页 |
·光照、温度相关基因 | 第18页 |
·水分响应相关基因 | 第18页 |
·能量代谢相关基因 | 第18-19页 |
·胁迫响应相关基因 | 第19页 |
·激素响应基因 | 第19页 |
·其它基因 | 第19-20页 |
·展望 | 第20页 |
·差异基因表达研究的方法 | 第20-23页 |
·mRNA 差别显示(DDRT-PCR) | 第21页 |
·代表性差异分析(cDNA-RDA) | 第21-22页 |
·基因表达系列分析(SAGE) | 第22页 |
·基因芯片技术(DNA microarray) | 第22页 |
·抑制性消减杂交(SSH) | 第22-23页 |
·茶树芽休眠研究进展 | 第23-24页 |
·研究目的与思路 | 第24-26页 |
·研究意义和目的 | 第24-25页 |
·研究思路 | 第25-26页 |
第二章 茶树休眠芽与萌动芽抑制消减杂交文库的构建与质量分析 | 第26-3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7-32页 |
·材料 | 第27页 |
·试剂 | 第27页 |
·RNA 的分离与检测 | 第27页 |
·抑制消减杂交 | 第27-3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2-37页 |
·RNA 质量检测 | 第32-33页 |
·SSH-cDNA 文库的评价 | 第33-37页 |
·讨论 | 第37-38页 |
第三章 茶树休眠芽与萌发芽的相关基因表达谱研究 | 第38-6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8-42页 |
·材料 | 第38页 |
·试剂 | 第38页 |
·差示筛选消减cDNA 文库与序列测定 | 第38-42页 |
·阳性EST 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2-62页 |
·阳性克隆筛选结果 | 第42-43页 |
·阳性克隆测序结果分析 | 第43-44页 |
·EST 片段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4-62页 |
·讨论 | 第62-66页 |
·休眠芽和萌动芽的阳性克隆筛选、测序和拼接 | 第62-63页 |
·休眠芽和萌动芽的基因表达谱差异 | 第63-66页 |
第四章 茶树生长素抑制蛋白基因 CSARP1 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 第66-7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6-70页 |
·材料 | 第66页 |
·总RNA 提取 | 第66-67页 |
·茶树生长素抑制蛋白基因(CsARP1)cDNA 全长的克隆(RACE-PCR) | 第67-69页 |
·CsARP1 基因序列分析 | 第69-70页 |
·CsARP1 基因在芽的不同休眠时期荧光定量PCR 分析 | 第7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70-75页 |
·不同生长阶段茶树芽总RNA 的提取质量 | 第70-71页 |
·茶树ARP 全长基因的cDNA 的克隆 | 第71-72页 |
·茶树ARP 基因(CsARP1)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及系统进化分析 | 第72-73页 |
·CsARP 蛋白结构分析 | 第73-75页 |
·CsARP1 基因在不同休眠阶段芽内的荧光定量PCR 分析 | 第75页 |
·讨论 | 第75-77页 |
第五章 茶树细胞周期蛋白基因(CSCYC1)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基因(CSCDK1)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 第77-9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7-80页 |
·材料 | 第77页 |
·RNA 提取 | 第77页 |
·茶树细胞周期蛋白基因(CsCYC1)cDNA 全长的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77-79页 |
·茶树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基因(CsCDK1)cDNA 全长的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79-8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80-92页 |
·茶树细胞周期蛋白全长基因(CsCYC1)的cDNA 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 第80-86页 |
·茶树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CsCDK1)全长基因的cDNA 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 第86-92页 |
·讨论 | 第92-95页 |
·茶树CsCYC1 基因的克隆和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分析 | 第92-93页 |
·茶树CsCDK1 基因的克隆和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分析 | 第93-94页 |
·茶树CsCYC1 基因和CsCDK1 基因在芽的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差异分析 | 第94-95页 |
第六章 生长素相关基因在茶树芽不同生长阶段的表达分析 | 第95-10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95-97页 |
·材料 | 第95页 |
·RNA 提取 | 第95页 |
·基因特异引物设计 | 第95-97页 |
·生长素相关基因在芽的不同休眠时期荧光定量PCR 分析 | 第9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97-100页 |
·生长素响应因子类基因在芽的不同休眠阶段表达分析 | 第97页 |
·生长素原初反应基因在芽的不同休眠时期荧光定量PCR 分析 | 第97-98页 |
·生长素抑制蛋白类基因在芽的不同休眠时期荧光定量PCR 分析 | 第98-99页 |
·生长素诱导基因在芽的不同休眠时期荧光定量PCR 分析 | 第99页 |
·生长素运输类基因在芽的不同休眠时期荧光定量PCR 分析 | 第99-100页 |
·生长素结合蛋白类基因在芽的不同休眠时期荧光定量PCR 分析 | 第100页 |
·讨论 | 第100-104页 |
·生长素响应因子类基因与茶树越冬芽休眠与解除的关系 | 第100-101页 |
·生长素原初响应基因与茶树越冬芽休眠与解除的关系 | 第101页 |
·生长素抑制蛋白类基因与茶树越冬芽休眠与解除的关系 | 第101页 |
·生长素结合蛋白类基因与茶树越冬芽休眠与解除的关系 | 第101-102页 |
·生长素运输类基因与茶树越冬芽休眠与解除的关系 | 第102页 |
·生长素与茶树越冬芽休眠与解除的关系 | 第102-104页 |
第七章 全文结论 | 第104-107页 |
·主要结论 | 第104-105页 |
·展望 | 第105-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22页 |
致谢 | 第122-123页 |
作者简介 | 第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