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自动控制、自动控制系统论文

多变量系统内模控制方法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0页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14-15页
   ·内模控制的研究状况第15-18页
     ·内模控制的历史第15-16页
     ·内模控制的发展第16-17页
     ·内模控制的现状第17-18页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8-20页
第二章 内模控制原理第20-30页
   ·引言第20-21页
   ·内模控制原理第21-23页
     ·内模控制的一般结构及性质第21-22页
     ·内模控制设计的两步法第22-23页
   ·内模控制鲁棒机理分析第23-27页
     ·IMC鲁棒稳定性分析第25-26页
     ·IMC系统鲁棒性能分析第26-27页
   ·内模控制器与经典反馈控制器的关系第27-28页
   ·小结第28-30页
第三章 时滞不稳定过程内模控制第30-40页
   ·引言第30-31页
   ·改进的内模控制结构第31-34页
   ·控制器设计第34-36页
     ·一阶时滞不稳定系统第34-35页
     ·二阶时滞不稳定系统第35-36页
   ·仿真第36-39页
     ·一阶系统仿真第36-38页
     ·二阶系统仿真第38-39页
   ·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多变量系统分析第40-50页
   ·引言第40-41页
   ·多变量系统的一些定义第41-45页
     ·数学模型第41-42页
     ·对象零极点第42-43页
     ·相对增益矩阵第43-45页
   ·多变量系统解耦方法第45-49页
     ·利用变量配对减少耦合第46页
     ·利用解耦装置消除耦合第46-49页
   ·小结第49-50页
第五章 方系统内模控制第50-86页
   ·引言第50-51页
   ·主回路内模控制第51-52页
   ·对象解耦内模控制第52-62页
     ·内模控制器设计步骤第53页
     ·解耦补偿器的设计第53-58页
     ·模型降阶算法第58-62页
   ·控制器解耦内模控制第62-67页
     ·解耦分析第63-65页
     ·稳态误差分析第65页
     ·控制器设计第65-67页
   ·滤波器参数优化第67-69页
   ·多变量IMC-PID设计第69-71页
   ·仿真研究第71-85页
     ·含RHP零点多变量对象第71-77页
     ·多时滞多变量对象第77-85页
   ·小结第85-86页
第六章 非方系统内模控制第86-96页
   ·引言第86页
   ·非方系统控制的现状及发展第86-88页
   ·非方系统内模控制方法第88-91页
     ·主控量法第88-90页
     ·广义逆法第90-91页
   ·仿真实例第91-94页
     ·主控量法仿真第91-93页
     ·广义逆法仿真第93-94页
   ·小结第94-96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96-100页
参考文献第100-104页
致谢第104-106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6-108页
作者和导师简介第108-109页
附件第109-110页

论文共11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网通公司KPI体系设计与应用研究
下一篇:上博竹书《民之父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