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剩余控制权概念的虚拟企业性质及收益分配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8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3-15页 |
·本文研究方法和基本概念 | 第15-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基本概念 | 第16-18页 |
2 虚拟企业概述 | 第18-29页 |
·虚拟企业产生的背景 | 第18-22页 |
·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 | 第18-19页 |
·企业内部组织与管理观念的变化 | 第19-21页 |
·网络时代与信息技术的发展 | 第21-22页 |
·虚拟企业的概念及特征 | 第22-25页 |
·虚拟企业的概念 | 第22-23页 |
·虚拟企业的主要特征 | 第23-25页 |
·虚拟企业的生命周期与组织流程 | 第25-29页 |
3 虚拟企业组织的经济分析 | 第29-44页 |
·虚拟企业—交易费用概念下的中间组织 | 第29-34页 |
·剩余控制权与虚拟企业 | 第34-44页 |
·GHM 模型 | 第34-39页 |
·非剩余控制权的转移模型 | 第39-44页 |
4 市场、专用投资与虚拟企业收益分配 | 第44-56页 |
·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 | 第45-47页 |
·虚拟企业的收益分配模型 | 第47-55页 |
·影响收益分配的商品风险因素分析 | 第47-48页 |
·商品抵押投资传递质量信息的证明 | 第48-51页 |
·收益分配模型的构建 | 第51-53页 |
·方程的解 | 第53页 |
·模型解的经济分析 | 第53-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5 案例—杉杉集团的虚拟制造 | 第56-60页 |
·背景介绍 | 第56-58页 |
·案例的分析 | 第58-60页 |
6 结论和展望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0页 |
·展望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附录 | 第66-68页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66-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