悖论的世界--贝娄的黑人观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7页 |
·国内研究综述以及选题意义 | 第7-10页 |
·作家与作品 | 第10-13页 |
·研究方法与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17页 |
第2章 智者与仆从 | 第17-25页 |
·理想的代表——智者 | 第17-20页 |
·生命的启发者 | 第17-18页 |
·灵魂的拯救者 | 第18-20页 |
·忠实的属下——仆从 | 第20-23页 |
·“宫廷的侍从” | 第20-22页 |
·送上门的女人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第3章 模范与罪犯 | 第25-31页 |
·黑人的典范——模范 | 第25-27页 |
·礼仪的楷模 | 第25-26页 |
·道德的模范 | 第26-27页 |
·社会的渣滓——罪犯 | 第27-30页 |
·黑色的巨兽 | 第27-29页 |
·“无辜的”凶手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4章 希望之乡与梦碎之地 | 第31-39页 |
·希望之乡——非洲 | 第31-34页 |
·“人类的发源地”——阿内维 | 第31-33页 |
·狮性的王国——瓦利利 | 第33-34页 |
·梦碎之地——美国 | 第34-37页 |
·罪恶的渊蔽——纽约 | 第35-36页 |
·污浊的“所多玛城”——芝加哥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5章 他者的镜像——贝娄的黑人观 | 第39-45页 |
结论 美国梦与黑人观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个人简历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