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论文--工程地质学论文

引洮工程红层软岩隧洞工程地质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1 绪论第12-29页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第12-13页
     ·选题依据第12页
     ·研究意义第12-13页
   ·研究现状第13-22页
     ·红层的概念第13-14页
     ·软岩与红层软岩第14-15页
     ·红层软岩的工程地质特征第15-19页
     ·红层软岩隧洞施工第19-22页
   ·引洮工程概况第22-24页
   ·主要研究内容及工作量第24-26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24-25页
     ·完成的工作量第25-26页
   ·技术路线第26-27页
   ·主要成果与创新点第27-29页
2 引洮工程区域地质环境与红层分布特征第29-50页
   ·区域地质环境第29-42页
     ·大陆动力学环境第29-31页
     ·地层岩性第31-34页
     ·地质构造第34-36页
     ·地形地貌第36-37页
     ·水文地质第37-42页
   ·红层形成的地质背景第42-44页
   ·中国红层的分布第44-46页
     ·中国的红层第44-45页
     ·红层的类型第45-46页
   ·甘肃的红层第46-47页
   ·引洮工程总干渠红层的分布特征第47-50页
3 引洮工程红层工程地质特征第50-90页
   ·岩石的物质组成第52-55页
     ·粒度成分第52页
     ·矿物成分第52-54页
     ·化学成分第54-55页
   ·岩石的物理性质第55-56页
     ·岩石的基本物理性质第55页
     ·岩石的水理性质第55-56页
   ·岩石的力学性质第56-72页
     ·岩石的强度第56-59页
     ·岩石的变形第59-72页
   ·岩体结构面类型及特征第72-73页
     ·红层结构面类型第72页
     ·红层结构面特征第72-73页
   ·岩体的力学性质第73-82页
     ·岩体的变形第74-76页
     ·引洮工程7~#试验洞围岩收敛监测第76-78页
     ·岩体的强度第78-82页
   ·岩体声波测试第82-86页
   ·引洮工程红层软岩工程地质概念模型第86-90页
4 红层软岩隧洞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第90-100页
   ·红层软岩大变形第90-91页
   ·断层及其破碎带第91-92页
   ·地下水问题第92-94页
   ·掉块、塌方第94-100页
5 引洮工程7~#红层软岩隧洞围岩变形问题研究第100-130页
   ·工程地质类比法第100-102页
   ·理论计算第102-105页
     ·开挖后隧洞围岩应力分布第102-103页
     ·临界深度第103页
     ·围岩变形第103-105页
   ·数值计算第105-128页
     ·弹塑性分析第105-115页
     ·流变分析第115-128页
   ·引洮工程7~#红层软岩隧洞变形预测第128-130页
6 引洮工程红层软岩隧洞TBM施工第130-142页
   ·TBM施工方案论证第130-135页
     ·TBM与钻爆法施工的技术特点及适用范围第130-132页
     ·隧洞掘进方式的选择第132-135页
   ·TBM施工中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影响第135-139页
     ·软岩大变形及其影响第136-138页
     ·突(涌)水第138-139页
   ·TBM施工对策第139-142页
     ·TBM施工中软岩大变形的防治措施第139-141页
     ·TBM施工中突(涌)水的防治措施第141-142页
7 结论与展望第142-145页
   ·结论第142-143页
   ·展望第143-145页
参考文献第145-153页
作者简介第153页
读博期间教学科研工作及发表论文第153-155页
致谢第155-156页

论文共1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悖论的世界--贝娄的黑人观
下一篇:华裔美国文学中“新的中国”话语--以《父亲及其荣耀的子孙》与《骨》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