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绪论 | 第8-12页 |
|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路径 | 第11-12页 |
| 2. 和谐社会视野下我国高校稳定的现状 | 第12-23页 |
| ·高校稳定的内涵和意义 | 第12-16页 |
| ·高校稳定的内涵 | 第12-14页 |
| ·高校稳定的意义 | 第14-16页 |
| ·现阶段我国高校稳定的现状 | 第16-19页 |
| ·我国高校稳定态势良好,高校基本稳定 | 第16-18页 |
| ·高校稳定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18-19页 |
| ·现阶段我国高校稳定的特点 | 第19-21页 |
| ·社会互动性 | 第19-20页 |
| ·环境制约性 | 第20页 |
| ·外部刺激性 | 第20-21页 |
| ·发展过程性 | 第21页 |
| ·和谐社会下我国高校稳定的发展趋势 | 第21-23页 |
| ·影响高校稳定的因素会越来越多,且相互作用 | 第21页 |
| ·高校稳定的形势会更加严峻 | 第21-22页 |
| ·高校稳定形势良好的态势仍将得到维持 | 第22-23页 |
| 3. 影响高校稳定的主要因素分析 | 第23-33页 |
| ·传统影响因素依然存在,不容忽视 | 第23-25页 |
| ·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与破坏对高校稳定的影响 | 第23页 |
| ·民族宗教问题 | 第23-24页 |
| ·腐败问题 | 第24-25页 |
| ·学校周边环境 | 第25页 |
| ·新的影响因素作用开始凸显 | 第25-33页 |
| ·高等教育改革给高校稳定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 | 第25-29页 |
| ·信息化的负面影响 | 第29-30页 |
| ·经济全球化给高校稳定带来负面影响 | 第30-31页 |
| ·学术道德失范问题 | 第31-32页 |
| ·突发事件对高校稳定的影响 | 第32-33页 |
| 4. 和谐社会视野下维护高校稳定的对策研究 | 第33-44页 |
| ·维护高校稳定的指导思想 | 第33-34页 |
| ·树立科学的高校稳定观 | 第34-35页 |
| ·树立以人为本的高校稳定观 | 第34页 |
| ·树立综合、全面、系统的高校稳定观 | 第34页 |
| ·树立辩证、发展、动态的高校稳定观 | 第34-35页 |
| ·树立积极、主动、进取的高校稳定观 | 第35页 |
| ·维护高校稳定的现实途径 | 第35-37页 |
|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维护高校稳定的首要现实途径 | 第35-36页 |
|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公共性与个体性的统一,是维护高校稳定的基本现实途径 | 第36页 |
| ·加强高校改革,实现高校稳定与发展的内在统一,是维护高校稳定的关键途径 | 第36-37页 |
| ·实现高校稳定的生态性,是维护高校稳定的重要现实途径 | 第37页 |
| ·建立和完善维护高校稳定的长效机制 | 第37-44页 |
| ·维护高校稳定的核心机制 | 第38-40页 |
| ·维护高校稳定的辅助机制 | 第40-42页 |
| ·维护高校稳定长效机制的运行体系 | 第42-44页 |
| 结语 | 第44-45页 |
| 致谢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 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