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水港选址与内部功能区布局规划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8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25页 |
·无水港基础理论 | 第14-17页 |
·无水港选址相关研究 | 第17-23页 |
·无水港布局研究综述 | 第23-24页 |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24-25页 |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5-27页 |
·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技术路线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2章 母港—无水港物流系统分析 | 第28-40页 |
·无水港内涵 | 第28-32页 |
·无水港定义 | 第28-29页 |
·无水港分类 | 第29-30页 |
·无水港建设驱动因素分析 | 第30-32页 |
·港口集疏运体系 | 第32-33页 |
·母港-无水港物流系统空间结构 | 第33-34页 |
·母港-无水港物流系统功能分析 | 第34-38页 |
·货物集散与环境保护功能 | 第34-36页 |
·物流增值服务功能 | 第36-37页 |
·服务腹地经济功能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3章 无水港多目标优化选址模型研究 | 第40-58页 |
·设施选址方法 | 第40-43页 |
·连续点选址方法 | 第40-41页 |
·离散点选址方法 | 第41-42页 |
·选址方法评价 | 第42-43页 |
·无水港选址评价指标体系 | 第43-46页 |
·无水港的选址原则 | 第43-44页 |
·无水港选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44-46页 |
·无水港选址模型的建立 | 第46-53页 |
·无水港具体选址指标体系 | 第46-49页 |
·多目标函数选址模型 | 第49-53页 |
·基于遗传算法的选址模型求解 | 第53-57页 |
·遗传算法基本思想 | 第53-54页 |
·多目标进化算法基本概念 | 第54-55页 |
·模型求解的实现技术 | 第55-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4章 无水港内部功能区布局规划研究 | 第58-70页 |
·功能区布局规划原则 | 第58-59页 |
·无水港内部主要功能区 | 第59-62页 |
·无水港总体布局的建设规模 | 第62-63页 |
·无水港功能区布局方法与布局形式 | 第63-69页 |
·功能区布局方法 | 第63-66页 |
·功能区综合布局相关图 | 第66-67页 |
·功能区布局形式 | 第67-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5章 无水港选址与功能布局规划实证研究 | 第70-94页 |
·无水港选址实证研究 | 第70-88页 |
·案例描述 | 第70-71页 |
·初步选址与基础数据 | 第71-82页 |
·求解结果与分析 | 第82-88页 |
·无水港功能布局实证分析 | 第88-92页 |
·贵阳无水港具体选址 | 第88-90页 |
·贵阳无水港规模测算 | 第90-92页 |
·功能布局 | 第92页 |
·本章小结 | 第92-94页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94-96页 |
·研究总结 | 第94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94-95页 |
·研究展望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4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04-106页 |
致谢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