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论文--土力学论文

基于数字图像测量的非饱和压实土应力—应变特性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1 绪论第11-34页
   ·非饱和土的研究意义第12-13页
   ·非饱和土的研究历史第13-15页
   ·非饱和土的研究现状第15-26页
     ·微结构第15-16页
     ·有效应力原理第16-17页
     ·渗透性第17-18页
     ·应力-应变关系第18-22页
     ·变形与固结第22-24页
     ·非饱和土强度理论第24-26页
   ·非饱和土控制吸力三轴试验的变形测量第26-30页
     ·流体法第26-27页
     ·总和法第27-28页
     ·直接法第28-30页
   ·非饱和土控制吸力三轴试验中测量试样局部变形的意义第30-31页
     ·刚度的测量第31页
     ·端部约束影响第31页
     ·基座误差第31页
   ·数字图像测量技术在非饱和土三轴试验变形测量中应用的意义第31-32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主要工作第32-34页
     ·研究内容第32页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32-34页
2 基于亚像素角点检测的三轴试样变形数字图像测量方法第34-53页
   ·基于亚像素角点检测的数字图像测量方法第34-37页
     ·亚像素角点检测基本原理第34-35页
     ·系统组成第35-37页
   ·测量精度分析第37-41页
   ·测量方法第41-44页
   ·测量结果异常数据的剔除第44-45页
   ·试验检验与比较第45-47页
   ·试样变形表面应变场第47-52页
     ·曲面展开第47-50页
     ·试样表面应变场的计算第50-52页
   ·小结第52-53页
3 基于数字图像测量的非饱和压实土三轴试验第53-78页
   ·试验系统组成第53-56页
   ·控制吸力的非饱和土三轴试验第56-70页
     ·试验土样第56页
     ·试验过程第56-57页
     ·试验内容第57-58页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58-70页
   ·抗剪强度研究第70-74页
   ·参数取值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第74-77页
   ·小结第77-78页
4 基于局部变形的非饱和压实土p-s平面屈服轨迹研究第78-89页
   ·研究方法第78-83页
     ·LC屈服曲线的提出第78-83页
     ·试验路径第83页
   ·整体与局部测量试验结果的对比与分析第83-86页
     ·试验结果第83-85页
     ·端部约束对 LC屈服曲线的影响第85-86页
   ·基于局部变形的LC屈服曲线研究第86-88页
   ·小结第88-89页
5 基于局部变形的非饱和土三维应力空间临界状态面研究第89-102页
   ·试验内容第89-90页
   ·试验结果第90-91页
   ·分析探讨第91-98页
     ·p-q平面曲线第91-93页
     ·p-s平面曲线第93-95页
     ·q-s平面曲线第95-97页
     ·p-q-s空间临界状态面第97-98页
   ·Alonso模型临界状态线的修正第98-101页
   ·小结第101-102页
6 基于局部变形的非饱和土弹塑性本构模型研究与改进初探第102-120页
   ·Alonso弹塑性基本模型第102-106页
     ·应力屈服面第102-104页
     ·流动法则第104-105页
     ·硬化规律第105页
     ·弹性应变第105-106页
     ·模型参数的确定第106页
   ·两类屈服面的对比研究第106-112页
     ·水滴形屈服面第107-108页
     ·模型计算参数第108-109页
     ·结果与分析第109-112页
   ·Alonso模型改进初探第112-119页
     ·LC屈服曲线第112页
     ·临界状态线第112页
     ·屈服面第112-113页
     ·硬化理论第113-114页
     ·模型验证第114-115页
     ·结果与分析第115-119页
   ·小结第119-120页
结论与展望第120-123页
 结论第120-122页
 展望第122-123页
参考文献第123-13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完成与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所参加的科研项目情况第131-132页
创新点摘要第132-133页
致谢第133-134页

论文共1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沼泽湿地生态环境及水循环评价研究
下一篇:品牌购买理论(TBP)研究--理性行为理论(TRA)在品牌购买情境下的深化与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