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澜访谈节目的会话分析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0 引言 | 第8-12页 |
| ·本论题的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8页 |
| ·会话分析理论简述 | 第8-9页 |
| ·我国语言学界会话分析的研究动态 | 第9-11页 |
| ·本论题的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说明 | 第11-12页 |
|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 ·语料来源 | 第11-12页 |
| 1 杨澜访谈的会话结构模式分析 | 第12-26页 |
| ·会话的整体结构 | 第12-16页 |
| ·开头语:知性引趣,自然开篇 | 第12-13页 |
| ·过程语:召唤回答,推进话题 | 第13-15页 |
| ·结束语:议论收尾,理有所归 | 第15-16页 |
| ·会话的局部结构 | 第16-26页 |
| ·《杨澜访谈录》话轮转换规则 | 第16-22页 |
| ·积极性打断现象 | 第22-26页 |
| 2 杨澜访谈会话所体现的语言方面的特点 | 第26-36页 |
| ·语法层面:凸显提问句式 | 第26-31页 |
| ·提问句式多样化 | 第26-29页 |
| ·句式成分有省略 | 第29-31页 |
| ·语音层面:逻辑重音的运用 | 第31页 |
| ·词汇层面:口语词与流行语并举 | 第31-33页 |
| ·辞格层面:巧用排比句 | 第33-36页 |
| 3 杨澜的主持风格分析 | 第36-44页 |
| ·温和中富含深刻 | 第36-38页 |
| ·兼具理性感性 | 第38-40页 |
| ·善于激发对方的谈话兴趣 | 第40-41页 |
| ·具有浓厚的人文关怀 | 第41-44页 |
| 结语 | 第44-46页 |
| 致谢 | 第46-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