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劳动法论文--劳动保险法令论文

我国工伤保险法律制度研究

内容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前言第11-12页
一、工伤保险制度概述第12-16页
 (一) 工伤的概念第12-13页
  1. 工伤的定义第12-13页
  2. 工伤的特点第13页
 (二) 工伤保险的概念第13-15页
  1. 工伤保险的定义第13-14页
  2. 工伤保险的基本原则第14-15页
 (三) 工伤保险的发展趋势第15-16页
  1. 工伤认定范围扩大第15-16页
  2. 保险覆盖群体扩大第16页
  3. 更加注重工伤事故的预防第16页
二、工伤保险制度发展历程第16-23页
 (一) 工伤保险制度的演变过程第16-19页
  1. 雇工个人承担制第17页
  2. 雇主赔偿制第17-18页
  3. 雇主责任保险制第18页
  4. 工伤社会保险制第18-19页
 (二) 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第19-23页
  1. 工伤保险制度初步确立时期(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第20页
  2. 工伤保险制度改革探索时期(20世纪90年代)第20-22页
  3. 工伤保险制度改革的重大发展时期(21世纪以来)第22-23页
三、工伤保险法律制度的核心—工伤补偿第23-33页
 (一) 工伤补偿的概念及构成要件第23页
 (二) 我国工伤保险补偿的具体内容第23-24页
  1. 工伤医疗待遇第23-24页
  2. 因工伤残待遇第24页
  3. 因工死亡待遇第24页
 (三) 对于工伤保险补偿的分析说明第24-25页
 (四) 工伤保险与民事侵权赔偿第25-33页
四、工伤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伤预防第33-36页
 (一) 工伤保险的预防功能第33-34页
 (二) 我国工伤预防的现状第34-36页
  1. 缺少介入工伤预防的具体制度和措施第34-35页
  2. 未有效发挥经济杠杆对工伤预防的促进作用第35-36页
五、对于完善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建议第36-43页
 (一) 明确我国工伤保险与民事侵权赔偿责任的适用关系第36-42页
  1. 我国工伤保险与民事侵权赔偿责任关系适用模式的合理选择——修正的兼得模式第36-40页
  2. 修正的兼得模式适用中应注意的问题第40-42页
 (二) 对于健全我国工伤保险预防机制的建议第42-43页
结语第43-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工位级进模冲压载体形式对成形精度的影响
下一篇:微车曲轴锻模的寿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