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音韵研究
内容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凡例 | 第7-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3页 |
(一) 本选题德意义和价值 | 第9-10页 |
(二) 当前出土文献的语音研究的现状 | 第10页 |
(三) 资料来源和材料选择 | 第10-11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五) 楚竹书的用字情况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声母 | 第13-39页 |
前言 | 第13-14页 |
第一节 唇音 | 第14-16页 |
第二节 舌音 | 第16-19页 |
第三节 精系声母 | 第19-25页 |
第四节 舌根音和喉音 | 第25-32页 |
第五节 来母(流音) | 第32-34页 |
第六节 复辅音声母 | 第34-39页 |
第三章 韵部 | 第39-46页 |
第一节 阴、阳、入三声的分立 | 第39-44页 |
(一) 阴声韵和入声韵的分立 | 第39-43页 |
(二) 阳声韵和阴声韵、入声韵的分立 | 第43-44页 |
第二节 韵部的分合 | 第44-46页 |
(一) 冬部独立 | 第44页 |
(二) 真文分立 | 第44页 |
(三) 真元分立 | 第44-45页 |
(四) 文元分立 | 第45页 |
(五) 支脂之分立 | 第45页 |
(六) 脂微分立 | 第45页 |
(七) 鱼侯分立 | 第45-46页 |
(八) 幽侯分立 | 第46页 |
(九) 幽宵分立 | 第46页 |
第四章 声调 | 第46-54页 |
第一节 上古汉语声调概说 | 第46-49页 |
第二节 上博简的调类系统 | 第49-54页 |
附录:楚简声母谐声关系总表 | 第54-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