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因理论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0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第一部分 问题的提出 | 第11-18页 |
·生物学实验的地位和作用 | 第11-12页 |
·国内外生物学课程改革趋势 | 第12-13页 |
·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 第13-14页 |
·运用归因理论完善生物实验教学的优势 | 第14-18页 |
第二部分 理论探讨 | 第18-26页 |
·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与生物实验教学 | 第18页 |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与生物实验教学 | 第18-19页 |
·归因理论与生物实验教学 | 第19-26页 |
·海德的协变原则 | 第20页 |
·凯利的三维模型 | 第20页 |
·罗特的控制源理论 | 第20页 |
·韦纳的归因理论 | 第20-23页 |
·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 | 第23-26页 |
第三部分 调查研究 | 第26-38页 |
·问卷设计 | 第26-27页 |
·调查目的 | 第27页 |
·调查对象 | 第2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7-38页 |
·调查结果 | 第27-34页 |
·初中生生物实验学习归因特点 | 第27-30页 |
·初中生生物实验学习现状归因的性别差异 | 第30-32页 |
·初中生生物实验学习现状归因的年级差异 | 第32-34页 |
·调查分析 | 第34-38页 |
·初中生生物实验学习归因特点分析 | 第34-35页 |
·初中生生物实验学习现状归因的性别特征分析 | 第35-36页 |
·初中生生物实验学习现状归因的年级特征分析 | 第36-38页 |
第四部分 对应策略 | 第38-55页 |
·了解学生实验学习的归因风格 | 第38-39页 |
·根据学生的归因特点完善实验教学 | 第39-49页 |
·美化环境营造良好实验氛围 | 第39-40页 |
·注重学习兴趣的激发 | 第40-44页 |
·加强学法指导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 第44-47页 |
·优化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 第47-49页 |
·在实验教学中进行合理的归因指导 | 第49-50页 |
·开展归因讲座学会正确归因 | 第49-50页 |
·利用思维循环的形式进行归因指导 | 第50页 |
·在实验教学中开展归因训练 | 第50-55页 |
·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 第51-52页 |
·对失败进行归因 | 第52-54页 |
·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归因 | 第54-55页 |
第五部分 实验研究 | 第55-71页 |
·变量的选择 | 第55页 |
·样本的选取 | 第55-56页 |
·小组的划分 | 第56页 |
·实验程序 | 第56-68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68-71页 |
第六部分 讨论 | 第71-72页 |
注释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附录 | 第75-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