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引言 | 第9-13页 |
一、选题 | 第9-11页 |
二、选题的价值 | 第11-12页 |
三、选题的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创新型国家的基本特征及中国目前的差距 | 第13-18页 |
一、创新型国家的含义和核心要素 | 第13页 |
(一) 创新型国家的含义 | 第13页 |
(二) 创新型国家的核心要素—自主创新能力 | 第13页 |
二、创新型国家的基本特征 | 第13-15页 |
(一) 科技进步贡献比率一般在70%以上 | 第13-14页 |
(二) R&D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 | 第14-15页 |
(三) 对外技术依存度一般在30%以下 | 第15页 |
(四) 所获三方专利数量多 | 第15页 |
三、中国与创新型国家的差距 | 第15-18页 |
(一) 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 第15-17页 |
(二) 中国与创新型国家的差距何在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科技政策在部分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 第18-23页 |
一、科学与技术政策并重的政策体系对美国所起的作用 | 第18-20页 |
(一) 科学与技术政策随国内外形势与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 | 第18-19页 |
(二) 以法律形式规范科技行为,保持科学与技术政策的稳定性与连续性 | 第19页 |
(三) 宏观与微观多种政策相互高效配合 | 第19页 |
(四) 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保持科技水平全球领先 | 第19-20页 |
二、有针对性的技术创新政策对芬兰高科技发展的决定作用 | 第20页 |
三、注重原始创新的科技政策对“汉江神话国度”韩国科技发展的关键作用 | 第20-23页 |
第三章 优化科技政策为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支撑 | 第23-55页 |
一、科技投入政策创新 | 第23-29页 |
(一) 矩方规圆,投入政策法为先 | 第23-24页 |
(二) 百花齐放,自主创新投入主体要多元 | 第24-27页 |
(三) 疏蓄并重,自主创新投入与产出关系须理顺 | 第27-29页 |
二、财税金融政策创新 | 第29-33页 |
(一) 多予少取,税收减免 | 第29-30页 |
(二) 护枝培根,金融扶持 | 第30-32页 |
(三) 择优保先,有主有次 | 第32-33页 |
三、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创新 | 第33-41页 |
(一) 详规细律,必须健全规范,务实高效 | 第33-36页 |
(二) 造木成森,着力培养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自觉意识 | 第36-38页 |
(三) 内修外治,加大涉外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 第38-41页 |
四、科技人才政策创新 | 第41-47页 |
(一) 筑巢引凤,明法显律方安人才心 | 第41-43页 |
(二) 海纳百川,中外创新人才皆可为我所用 | 第43-44页 |
(三) 百年大计,人才为本 | 第44-47页 |
五、科技交流与合作政策创新 | 第47-55页 |
(一) 兼收并蓄,切莫“闭门造车” | 第47-50页 |
(二) 中创为体,西创为用 | 第50-52页 |
(三) 中西会通,“师夷长技以长吾技” | 第52-55页 |
结束语 | 第55-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后记 | 第63-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