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概述 | 第11-13页 |
·交交矩阵变换器的国内研究状况 | 第13-14页 |
·交直交矩阵变换器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DC-AC 逆变技术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现代逆变技术分类 | 第15-16页 |
·新型组合式逆变器拓扑 | 第16-17页 |
·矩阵变换器的电压传输比研究现状 | 第17页 |
·本文的选题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BMC、BBMC 拓扑结构研究 | 第19-36页 |
·BOOST 型DC-AC 逆变器 | 第19-26页 |
·Boost 型DC-AC 逆变器结构与基本工作原理 | 第19-20页 |
·理想Boost 型DC-AC 逆变器建模 | 第20-26页 |
·Boost 型DC-AC 逆变器的优点 | 第26页 |
·BUCK-BOOST 型DC-AC 逆变器 | 第26-31页 |
·Buck-Boost 型DC-AC 逆变器结构与基本工作原理 | 第26-27页 |
·理想Buck-Boost 型DC-AC 逆变器建模 | 第27-30页 |
·Buck-Boost 型DC-AC 逆变器的优点 | 第30-31页 |
·两种DC-AC 逆变器对比分析 | 第31-33页 |
·三相BMC、BBMC 拓扑结构及其比较 | 第33-35页 |
·BMC 拓扑结构 | 第33-34页 |
·BBMC 拓扑结构 | 第34-35页 |
·两种拓扑结构的比较 | 第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描述与原理 | 第36-43页 |
·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简介 | 第36-37页 |
·滑动模态及其数学表达 | 第37-39页 |
·滑模控制的基本问题 | 第39-42页 |
·滑动模态的存在性 | 第39-40页 |
·滑动模态的可达性 | 第40-41页 |
·滑动模态的稳定性 | 第41页 |
·滑模变结构控制系统的抖动问题 | 第41-42页 |
·滑模控制的优缺点 | 第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BMC、BBMC 的控制方法研究 | 第43-53页 |
·整流侧无零矢量的空间矢量调制策略 | 第43-45页 |
·逆变侧的控制方法 | 第45-52页 |
·滑模控制方法 | 第45-50页 |
·双闭环控制方法 | 第50-51页 |
·两种控制方法的比较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BMC、BBMC 系统仿真研究 | 第53-63页 |
·仿真平台 | 第53页 |
·仿真模型 | 第53-56页 |
·仿真结果 | 第56-61页 |
·输出频率为50Hz 的仿真波形 | 第56-58页 |
·输出频率为25Hz 的仿真波形 | 第58-60页 |
·输出频率为75Hz 的仿真波形 | 第60-61页 |
·仿真分析 | 第61-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六章 BMC 系统实验研究 | 第63-75页 |
·系统结构的实现 | 第63页 |
·硬件电路的设计 | 第63-67页 |
·TM5320F2407 评估板(EVM) | 第63-65页 |
·驱动电路的设计 | 第65页 |
·主电路的设计 | 第65-67页 |
·隔离电源的设计 | 第67页 |
·同步过零检测电路的设计 | 第67页 |
·软件程序设计 | 第67-75页 |
·主程序 | 第68页 |
·捕捉中断子程序 | 第68-69页 |
·下溢中断子程序 | 第69-75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81-82页 |
附录B(实验装置照片)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