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论文--航空发动机(推进系统)论文--发动机原理论文--发动机结构力学论文

高低周复合载荷下燕尾榫结构微动疲劳寿命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7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3-14页
   ·国内外技术研究现状第14-23页
     ·微动疲劳机理第14-16页
     ·微动影响因素研究第16-18页
     ·接触参数计算分析方法第18-19页
     ·微动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第19-23页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3-25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第25-27页
第二章 榫连接结构的高低周复合微动疲劳试验研究第27-48页
   ·试验件设计第27-28页
   ·试验设备及测试技术第28-33页
   ·高低周复合微动疲劳试验研究第33-42页
     ·试验件的分配及试验结果第33-40页
     ·试验结果分析第40-42页
   ·试验件断口分析第42-46页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三章 榫连接结构微动疲劳寿命预测的二维分析方法第48-66页
   ·试验件裂纹萌生寿命的确定第48-54页
     ·计算模型第48-49页
     ·平均应变值随裂纹长度的变化规律第49-51页
     ·微动疲劳寿命的确定第51-54页
   ·改进的微动疲劳寿命预测经验模型第54-58页
     ·改进的经验模型建立第55-56页
     ·改进的经验模型验证第56-58页
   ·基于微动综合参数和断裂力学的混合寿命预测模型第58-65页
     ·混合微动疲劳寿命预测模型的建立第58-61页
     ·混合微动疲劳寿命预测模型的验证第61-65页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四章 榫连接结构微动疲劳寿命预测的三维分析方法第66-78页
   ·试验件裂纹萌生寿命的确定第66-71页
     ·计算模型第66-67页
     ·平均应变值随裂纹长度的变化规律第67-71页
     ·试验件的微动疲劳裂纹萌生寿命的确定第71页
   ·改进的经验模型建立与验证第71-74页
   ·混合寿命预测模型的验证第74-77页
   ·本章小结第77-78页
第五章 微动疲劳寿命的影响因素分析第78-97页
   ·不同单元划分尺度对微动疲劳寿命分析的影响第78-83页
     ·基于二维有限元数值计算的影响因素分析第80-82页
     ·基于三维有限元数值计算的影响因素分析第82-83页
   ·摩擦系数对微动疲劳寿命分析的影响第83-88页
     ·微动综合参数的变化情况第83-84页
     ·滑动距离的变化情况第84-85页
     ·切向应力的变化情况第85-86页
     ·等效应力的变化情况第86-88页
     ·高低周等效应力比及摩擦功的变化情况第88页
   ·高低周循环比率对接触疲劳寿命分析的影响第88-90页
   ·榫连接几何尺寸的影响第90-95页
     ·燕尾角对接触参量及微动寿命的影响第91-93页
     ·拉削角的影响第93-95页
   ·本章小结第95-97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97-100页
   ·结论第97-98页
   ·进一步的工作展望第98-100页
参考文献第100-109页
致谢第109-110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10-111页
附录第111-112页

论文共11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前我国贫富差距问题探析
下一篇:中国社会当前贫富悬殊的原因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