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炉气分析动态控制转炉模型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现代转炉炼钢技术的发展 | 第10-28页 |
·转炉炼钢的发展 | 第10-13页 |
·转炉炼钢过程自动控制 | 第13-18页 |
·转炉炼钢过程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 | 第13-16页 |
·熔池反应信息检测技术 | 第16-18页 |
·炉气分析技术概况 | 第18-25页 |
·炉气分析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 第18-20页 |
·炉气分析技术原理概述 | 第20-22页 |
·炉气分析技术的设备组成 | 第22-25页 |
·机理数学模型 | 第25-28页 |
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28-30页 |
·选题背景 | 第28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8-30页 |
·研究目的 | 第28-29页 |
·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3 全程动态碳含量模型 | 第30-38页 |
·转炉脱碳反应特点分析 | 第30-32页 |
·转炉烟气成分与炉气成分的转换 | 第32-34页 |
·转炉烟气的形成和主要特点 | 第32-33页 |
·转炉烟气成分与炉气成分的转换 | 第33-34页 |
·转炉冶炼动态碳含量模型 | 第34-38页 |
·脱碳模型的建立 | 第34-36页 |
·实验数据的校正 | 第36-38页 |
4 熔池温度模型的建立 | 第38-46页 |
·非平衡态不可逆过程热力学 | 第38-40页 |
·熔池温度模型的建立 | 第40-46页 |
·脱碳反应限制性环节分析 | 第40-44页 |
·温度模型的建立 | 第44-46页 |
5 熔池中氧、锰、磷含量模型的建立 | 第46-59页 |
·氧含量模型的建立 | 第46-48页 |
·熔池中氧浓度的特点 | 第46-47页 |
·氧含量模型建立 | 第47-48页 |
·锰、磷含量模型 | 第48-59页 |
·锰的氧化限制性环节分析 | 第48-49页 |
·磷的氧化过程限制性环节分析 | 第49-52页 |
·锰、磷含量机理模型的建立 | 第52-59页 |
6 数学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59-73页 |
·烟气成分的变化规律 | 第59-63页 |
·烟气和炉气中CO 和Co_2的变化规律 | 第59-61页 |
·烟气中N_2和Ar 的变化规律 | 第61页 |
·烟气中H_2的变化规律 | 第61-62页 |
·正常炉况下炉气中各种气体成分的变化规律 | 第62-63页 |
·碳含量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63-67页 |
·文献数据模拟 | 第63-64页 |
·现场数据模拟 | 第64-67页 |
·温度模型分析 | 第67-69页 |
·氧含量模型 | 第69-71页 |
·锰磷含量模型 | 第71-73页 |
结论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