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23页 |
英文摘要 | 第23-29页 |
符号说明 | 第29-30页 |
前言 | 第30-36页 |
第一部分 TFu脂质体药物含量及包封率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36-52页 |
一、实验材料 | 第36页 |
1. 试剂及药品 | 第36页 |
2. 主要仪器 | 第36页 |
二、方法与结果 | 第36-50页 |
1. TFu脂质体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36-42页 |
·检测波长的确定 | 第37页 |
·色谱条件 | 第37-38页 |
·标准曲线的制备 | 第38-39页 |
·最低检测量和最低定量限的测定 | 第39页 |
·精密度试验 | 第39-40页 |
·方法回收率试验 | 第40-41页 |
·加样回收率试验 | 第41-42页 |
2. 包封率方法的建立 | 第42-50页 |
·水溶性药物包封率测定方法学考察 | 第43-44页 |
·水不溶性药物药物包封率测定方法学考察 | 第44-46页 |
·鱼精蛋白凝聚法分离不同粒径 TFu脂质体方法学考察 | 第46-48页 |
·不同Zeta电位脂质体鱼精蛋白凝聚法方法回收率的比较 | 第48-49页 |
·荷电不同药物的鱼精蛋白凝聚法回收率考察 | 第49-50页 |
三、讨论 | 第50-52页 |
第二部分 TFu脂质体的制备工艺和处方研究 | 第52-64页 |
一、实验材料 | 第52页 |
1. 试剂及药品 | 第52页 |
2. 主要仪器 | 第52页 |
二、方法 | 第52-54页 |
1. 处方前研究 | 第52-53页 |
·TFu溶解性能研究 | 第52-53页 |
·TFu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 第53页 |
2. TFu脂质体的制备 | 第53页 |
·单因素考察 TFu脂质体的处方与工艺 | 第53页 |
·均匀设计优化脂质体处方与工艺 | 第53页 |
·不同乳匀压力的筛选 | 第53页 |
3. TFu脂质体/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 第53-54页 |
·透析平衡时间的选择 | 第53-54页 |
·TFu脂质体/水分配系数(P_(L/W))的测定 | 第54页 |
三、结果和讨论 | 第54-64页 |
1. TFu溶解性以及 TFu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研究 | 第54-55页 |
2. TFu脂质体的制备 | 第55-62页 |
·单因素考察 TFu脂质体的处方与工艺 | 第55-59页 |
·均匀设计优化脂质体处方与工艺 | 第59-61页 |
·优化条件验证 | 第61页 |
·不同乳匀压力的筛选 | 第61-62页 |
3. TFu脂质体/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 第62-64页 |
第三部分 TFu脂质体的理化性质、体外释药动力学和稳定性研究 | 第64-85页 |
一、实验材料 | 第64页 |
1. 试剂及药品 | 第64页 |
2. 主要仪器 | 第64页 |
二、方法 | 第64-68页 |
1. 优化处方不同粒径 TFu脂质体的制备 | 第64-65页 |
2. TFu脂质体理化性质研究 | 第65页 |
·粒径分布及 Zeta电位的测定 | 第65页 |
·包封率和载药量的测定 | 第65页 |
·pH值的测定 | 第65页 |
·脂质体形态观察 | 第65页 |
3. TFu脂质体体外药物释放研究 | 第65-67页 |
·TFu脂质体在 PBS(pH7.4)中的释放 | 第65-66页 |
·TFu脂质体在人工胃液中(pH1.2)中的释放 | 第66页 |
·TFu脂质体在人工肠液中(pH6.8)中的释放 | 第66-67页 |
4. TFu脂质体(400nm)初步稳定性考察 | 第67页 |
5. TFu脂质体冻干制剂的研究 | 第67页 |
·TFu脂质体(400nm)冻干制剂的制备 | 第67页 |
·冻干 TFu脂质体形态观察 | 第67页 |
·粒径分布及 Zeta电位的测定 | 第67页 |
·冻干 TFu脂质体初步稳定性考察 | 第67页 |
6. TFu脂质体体物相分析(DSC) | 第67-68页 |
三、结果 | 第68-84页 |
1. TFu脂质体理化性质研究 | 第68-70页 |
·粒径分布及 Zeta电位的测定 | 第68-69页 |
·包封率和载药量的测定 | 第69页 |
·pH值的测定 | 第69页 |
·脂质体形态观察 | 第69-70页 |
2. TFu脂质体体外药物释放研究 | 第70-78页 |
·TFu脂质体在 PBS(pH7.4)中的释放 | 第70-73页 |
·TFu脂质体在人工胃液中(pH1.2)中的释放 | 第73-75页 |
·TFu脂质体在人工肠液中(pH6.8)中的释放 | 第75-78页 |
3. TFu脂质体(400nm)初步稳定性考察 | 第78-79页 |
4. TFu脂质体冻干制剂的研究 | 第79-84页 |
·TFu脂质体冻干制剂的制备 | 第79页 |
·冻干 TFu脂质体(400nm)形态观察 | 第79-81页 |
·粒径分布及 Zeta电位的测定 | 第81页 |
·冻干 TFu脂质体初步稳定性考察 | 第81-84页 |
四、讨论 | 第84-85页 |
第四部分 不同粒径 TFu脂质体口服和静注小鼠体内动力学以及体内组织分布研究 | 第85-115页 |
一、实验材料 | 第85-86页 |
1. 试剂及药品 | 第85页 |
2. 主要仪器 | 第85-86页 |
3. 动物 | 第86页 |
二、方法 | 第86-89页 |
1. 血浆和各组织器官中TFu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86-87页 |
·样品处理 | 第86页 |
·色谱条件 | 第86页 |
·最低检测限和最低定量限 | 第86页 |
·标准曲线的制备 | 第86-87页 |
·小鼠各组织器官精密度试验 | 第87页 |
·小鼠组织器官提取回收率试验 | 第87页 |
·小鼠组织器官方法回收率试验 | 第87页 |
2. 小鼠口服 TFu脂质体体内药物动力学及组织分布研究 | 第87-88页 |
·样品的配制 | 第87页 |
·小鼠口服TFu脂质体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 | 第87-88页 |
·小鼠口服TFu脂质体体内组织分布研究 | 第88页 |
3. 静注 TFu脂质体小鼠体内药物动力学及组织分布研究 | 第88-89页 |
·样品的配制 | 第88页 |
·小鼠静注 TFu脂质体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 | 第88-89页 |
·小鼠静注 TFu脂质体体内组织分布研究 | 第89页 |
三、结果和讨论 | 第89-115页 |
1. 血浆和各组织器官中TFu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89-95页 |
·色谱条件 | 第89-91页 |
·最低检测限和最低定量限 | 第91页 |
·标准曲线的制备 | 第91-92页 |
·小鼠各组织器官精密度试验 | 第92-93页 |
·小鼠组织器官提取回收率试验 | 第93-94页 |
·小鼠组织器官方法回收率试验 | 第94-95页 |
2. 小鼠口服 TFu脂质体体内药物动力学及组织分布研究 | 第95-104页 |
·小鼠口服 TFu脂质体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 | 第95-98页 |
·小鼠口服 TFu脂质体体内组织分布研究 | 第98-104页 |
3. 静注 TFu脂质体小鼠体内药物动力学及组织分布研究 | 第104-115页 |
·小鼠静注 TFu脂质体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 | 第104-107页 |
·小鼠静注 TFu脂质体体内组织分布研究 | 第107-115页 |
第五部分 托氟啶脂质体促进 TFu口服吸收的机制研究 | 第115-138页 |
一、实验材料 | 第115-116页 |
1. 试剂及药品 | 第115页 |
2. 主要仪器 | 第115-116页 |
3. 动物 | 第116页 |
二、方法 | 第116-120页 |
1. 不同粒径 TFu脂质体的制备 | 第116页 |
2. 小鼠离体外翻小肠囊吸收实验考察不同剂量脂质体的吸收作用 | 第116-117页 |
·Krebs-Ringer缓冲液中 TFu含量测定方法的考察 | 第116页 |
·样品的配制 | 第116-117页 |
·实验方法 | 第117页 |
3. 不同因素对脂质体小鼠口服吸收 TFu的影响(小鼠灌胃) | 第117-118页 |
·样品的配制 | 第117页 |
·实验方法 | 第117-118页 |
·血药浓度测定 | 第118页 |
4. 小鼠离体外翻小肠囊吸收实验考察不同粒径脂质体的促吸收作用 | 第118页 |
·样品的配制 | 第118页 |
·实验方法 | 第118页 |
5. TFu脂质体在胃肠道稳定性考察 | 第118-119页 |
·小鼠胃肠道内容物对 TFu脂质体的稳定性影响 | 第118-119页 |
·TFu脂质体与胆酸盐混合物的体外释药情况 | 第119页 |
6. TFu脂质体与TFu固体分散体吸收比较实验 | 第119-120页 |
·TFu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 第119页 |
·TFu固体分散体物相分析(DSC) | 第119页 |
·TFu固体分散体在人工肠液中的释放特征 | 第119页 |
·初步释放稳定性考察 | 第119-120页 |
·小鼠口服 TFu固体分散体吸收实验 | 第120页 |
三、结果 | 第120-135页 |
1. 小鼠离体外翻小肠囊吸收实验考察不同剂量脂质体的吸收作用 | 第120-122页 |
·Krebs-Ringer缓冲液中 TFu含量测定方法的考察 | 第120-121页 |
·不同剂量脂质体的吸收作用 | 第121-122页 |
2. 不同因素对脂质体小鼠口服吸收TFu的影响(小鼠灌胃) | 第122-126页 |
·血药浓度测定 | 第122-124页 |
·不同因素吸收脂质体小鼠口服 TFu的比较 | 第124-126页 |
3. 小鼠离体外翻小肠囊吸收实验考察不同粒径脂质体的促吸收作用 | 第126-127页 |
4. TFu脂质体在胃肠道稳定性考察 | 第127-129页 |
·小鼠胃肠道内容物对 TFu脂质体的稳定性影响 | 第127-128页 |
·TFu脂质体与胆酸盐混合物的体外释药情况 | 第128-129页 |
5. TFu脂质体与TFu固体分散体吸收比较实验 | 第129-135页 |
·TFu固体分散体物相分析(DSC) | 第129-130页 |
·TFu固体分散体在人工肠液中的释放特征 | 第130-131页 |
·初步释放稳定性考察 | 第131-132页 |
·小鼠口服 TFu固体分散体吸收实验 | 第132-135页 |
四、讨论 | 第135-138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138-143页 |
一、结论 | 第138-140页 |
二、创新点 | 第140-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143-152页 |
致谢 | 第152-1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53-154页 |
文献综述 | 第154-178页 |
亲脂性药物在脂质体膜与生物膜间的转运机制 | 第154-178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