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山东理工大学“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第1-8页
英文摘要第8-10页
引言第10-16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0-12页
 二、文献综述第12-14页
 三、研究思路第14-15页
 四、研究方法第15-16页
一、山东理工大学“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第16-23页
 (一) 关于招生及专业第16-17页
 (二) 关于师资第17页
 (三) 关于课程设置第17-19页
 (四) 关于教学、实训、实习第19-20页
 (五) 关于资格认证第20-22页
 (六) 关于培养的实效性第22-23页
二、山东理工大学“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问题分析第23-27页
 (一) 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教师的来源单一,缺乏实践锻炼,兼职教师数量较少第23页
 (二) 生源问题——职教本科师资培养,缺乏优秀生源第23-24页
 (三) 课程、教材问题——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的课程和教材内容陈旧,缺少企业、行业组织的参与,实效性不强第24-25页
 (四) 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实践教学的场所和机会较少,设备亟待更新第25页
 (五) 经费问题——经费投入存在低投入标准与高产出要求的矛盾第25页
 (六) 培养培训的实效性有待提高第25-27页
三、山东理工大学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的对策研究第27-39页
 (一) 加强自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第27-31页
 (二) 采取得力措施,吸引高质量的生源第31页
 (三) 加大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力度第31-33页
 (四) 进一步发挥“一个中心”、“一个学院”的优势第33-37页
 (五) 通过体制创新,多渠道增加经费投入,完善实训、实习条件,提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第37-38页
 (六) 推行职教师资培养的订单式教育,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提高培养的实效性第38-39页
结束语第39-40页
注释第40-42页
参考文献第42-45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5-46页
致谢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油田企业成本控制长效机制研究
下一篇:猪ESR和FSHβ基因的遗传变异及其与繁殖性能关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