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学理论论文--课程论课程设计、课程标准等入此。论文

当代课程改革成功机制研究--澳大利亚经验和启示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2页
导言第12-19页
 一、问题之源第12-14页
 二、研究的意义第14-15页
 三、概念的诠释第15-16页
 四、研究的路径与方法第16-17页
 五、论文的基本框架第17-19页
第一部分 澳大利亚课程改革的背景第19-79页
 第一章 澳大利亚课程改革的动因第20-44页
  一、澳大利亚课程改革的外源性动因第20-35页
   (一) 全球化思潮的影响第20-27页
   (二) 当代哲学思潮的影响第27-35页
  二、澳大利亚课程改革的内源性动因第35-43页
   (一) 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需要第36-37页
   (二) 价值观教育失效使然第37页
   (三) 学校教育存在着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第37-40页
   (四) 适应政府政策转型的需要第40-42页
   (五) 资源分配层面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第42-43页
  三、小结第43-44页
 第二章 澳大利亚课程改革的文献概述与理论框架第44-79页
  一、澳大利亚课程改革的实质第44-46页
   (一) 概念辨析第44-45页
   (二) 课程改革的准则第45-46页
   (三) 课程改革的特性第46页
  二、澳大利亚课程改革的支撑条件第46-67页
   (一) 政府层面课程改革的支撑条件第46-52页
   (二) 学校层面课程变革的支撑条件第52-67页
  三、澳大利亚课程改革的实施模式第67-77页
   (一) 政府层面课程改革的实施模式第67-69页
   (二) 学校层面课程变革的实施模式第69-77页
  四、小结第77-79页
第二部分 澳大利亚课程改革的要素第79-181页
 第三章 澳大利亚课程改革的联结第80-117页
  一、概述第80-88页
   (一) 联结的实质第80页
   (二) 联结的策略第80-88页
  二、澳大利亚课程改革的联结途径第88-115页
   (一) 将与学习相关的价值观念整合到关键学习领域中第88-97页
   (二) 使课程改革成为公众关注的政治性议题第97-105页
   (三) 提供选择机会第105-108页
   (四) 发展援助性环境第108-115页
  三、小结第115-117页
 第四章 澳大利亚课程改革的发轫第117-160页
  一、概述第117-126页
   (一) 发轫的实质第117页
   (二) 发轫的范畴第117-123页
   (三) 引发发轫的因素第123-126页
  二、澳大利亚课程改革的发轫途径第126-159页
   (一) 课程政策发轫第126-153页
   (二) 课程行动发轫第153-159页
  三、小结第159-160页
 第五章 澳大利亚课程改革的动员第160-181页
  一、概述第160-171页
   (一) 课程改革的领导第160-163页
   (二) 课程改革动员的必要性第163-166页
   (三) 课程改革的动员策略第166-171页
  二、澳大利亚课程改革的动员策略第171-179页
   (一) 领导策略第171-176页
   (二) 动员策略第176-179页
  三、小结第179-181页
第三部分 中澳课程改革的比较与启示第181-232页
 第六章 中澳课程改革的比较和启示第182-232页
  一、概述第182-187页
  二、中澳课程改革比较的三个维度第187-188页
   (一) 联结维度第187-188页
   (二) 发轫维度第188页
   (三) 动员维度第188页
  三、中澳课程改革的联结比较第188-213页
   (一) 研究与发现第188-197页
   (二) 思考与建议第197-213页
  四、中澳课程改革的发轫比较第213-223页
   (一) 研究与发现第213-217页
   (二) 思考与建议第217-223页
  五、中澳课程改革的动员比较第223-230页
   (一) 研究与发现第223-228页
   (二) 思考与建议第228-230页
  六、小结第230-232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232-253页
后记第253页

论文共2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型信息系统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的设计和实现
下一篇:大气过氧自由基化学放大测定方法及其在化学动力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