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法制备甲基丙烯酸甲酯疏水催化剂的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24页 |
| ·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理化性质及应用 | 第8-9页 |
| ·甲基丙烯酸甲酯生产工艺简介 | 第9-14页 |
| ·丙酮氰醇法(ACH 法) | 第9-10页 |
| ·新ACH 法(MGC 法) | 第10页 |
| ·乙烯路线 | 第10-12页 |
| ·丙炔羰基化法 | 第12页 |
| ·异丁烯路线(C_4路线) | 第12-14页 |
| ·其它方法 | 第14页 |
| ·甲基丙烯醛一步法制备MMA 催化剂研究进展 | 第14-18页 |
| ·气相氧化催化剂 | 第15页 |
| ·钯系催化剂 | 第15-16页 |
| ·金系催化剂 | 第16-17页 |
| ·钌催化剂 | 第17页 |
| ·铂催化剂 | 第17-18页 |
| ·疏水性催化剂的应用 | 第18-22页 |
| ·氢-水液相催化交换(LPCE) | 第18-19页 |
| ·催化氢氧复合反应 | 第19-20页 |
| ·有机挥发物低温氧化 | 第20-21页 |
| ·催化消除NO_x | 第21页 |
| ·总结 | 第21-22页 |
| ·本文研究意义及其主要内容 | 第22-24页 |
| ·研究意义 | 第22页 |
| ·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4-30页 |
| ·实验原料与仪器 | 第24-25页 |
| ·主要原料和试剂 | 第24页 |
|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24-25页 |
| ·实验装置 | 第25-26页 |
| ·实验操作 | 第26-28页 |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26-27页 |
| ·MMA 的合成 | 第27-28页 |
| ·分析测试方法 | 第28-30页 |
| ·催化剂表征方法 | 第28页 |
| ·产物的分析方法 | 第28-29页 |
|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单钯疏水催化剂 | 第30-38页 |
| ·单钯催化剂的制备 | 第30页 |
| ·疏水性载体的选择 | 第30-33页 |
| ·Pd 负载量的确定 | 第33-34页 |
| ·催化剂制备条件选择 | 第34-36页 |
| ·浸渍方式及干燥条件的选择 | 第34页 |
| ·还原温度的选择 | 第34-36页 |
| ·还原时间的选择 | 第36页 |
| ·小结 | 第36-38页 |
| 第四章 含铋、铅等助组分的钯疏水催化剂 | 第38-51页 |
| ·助催化剂 | 第38-39页 |
| ·含助组分催化剂的制备 | 第39页 |
| ·助组分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第39-41页 |
| ·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41-46页 |
| ·空白实验(挥发性的考察) | 第41-42页 |
|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42-43页 |
|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43页 |
|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第43-44页 |
| ·原料配比的影响 | 第44-45页 |
| ·催化剂寿命的考察 | 第45-46页 |
| ·催化剂表征 | 第46-50页 |
| ·比表面积测定 | 第46-47页 |
| ·XRD | 第47-49页 |
| ·ESEM | 第49-50页 |
| ·小结 | 第50-51页 |
| 第五章 反应过程及催化机理的探讨 | 第51-56页 |
| ·多相催化反应过程 | 第51页 |
| ·金属催化剂与催化作用 | 第51-52页 |
| ·催化机理探讨 | 第52-56页 |
|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 第56-57页 |
| ·结论 | 第56页 |
| ·建议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3页 |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63-64页 |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