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1 绪论 | 第8-22页 |
|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背景 | 第8-9页 |
| ·结构损伤识别的发展现状 | 第9-13页 |
| ·海洋石油平台结构 | 第9-10页 |
| ·桥梁结构 | 第10-12页 |
| ·航天结构 | 第12-13页 |
| ·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简介 | 第13-20页 |
| ·局部法 | 第13-14页 |
| ·整体法 | 第14-20页 |
|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工作 | 第20-22页 |
|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1-22页 |
| 2 单立柱损伤定位的频率变化平方比法的数值模拟 | 第22-46页 |
| ·引言 | 第22-23页 |
| ·频率变化平方比法的理论分析 | 第23-24页 |
| ·判断依据及判断步骤 | 第24-26页 |
| ·损伤判断的依据 | 第24-25页 |
| ·损伤判断的步骤 | 第25-26页 |
| ·海上采油平台的损伤定位数值模拟 | 第26-44页 |
| ·模拟损伤区一的损伤定位研究 | 第28-40页 |
| ·模拟损伤区二的损伤定位研究 | 第40-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 3 单立柱损伤定位的频率变化平方比法的试验验证 | 第46-64页 |
| ·模型试验的相关理论 | 第46-49页 |
| ·相似性概述 | 第46页 |
| ·相似定理 | 第46-47页 |
| ·模型相似关系 | 第47-49页 |
| ·单立柱采油平台的模型设计 | 第49-53页 |
| ·模型材料 | 第49页 |
| ·模型比尺与模型尺寸设计 | 第49-51页 |
| ·模型的配重计算与分配 | 第51-52页 |
| ·模型安装 | 第52-53页 |
| ·模型损伤前后频率的提取 | 第53-56页 |
| ·结构健康时的动力特性 | 第53-54页 |
| ·结构损伤12.5%时的动力特性 | 第54-55页 |
| ·结构损伤25%时的动力特性 | 第55-56页 |
| ·基于试验模型的损伤定位研究 | 第56-63页 |
| ·结构12.5%损伤时的损伤定位 | 第56-60页 |
| ·结构25%损伤时的损伤定位 | 第60-63页 |
| ·结论 | 第63-64页 |
| 4 单立柱平台损伤定位的神经网络方法 | 第64-77页 |
| ·引言 | 第64页 |
| ·神经网络基本理论 | 第64-67页 |
| ·神经网络三要素 | 第64-67页 |
| ·人工神经网络的特点 | 第67页 |
| ·BP网络及其算法 | 第67-73页 |
| ·BP网络的构造 | 第68页 |
| ·BP网络的算法 | 第68-71页 |
| ·BP网络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 | 第71-73页 |
| ·神经网络在结构损伤诊断的应用 | 第73-74页 |
| ·应用 BP神经网络对海上采油平台损伤定位的数值模拟 | 第74-76页 |
| ·BP网络结构及输入样本设计 | 第74-75页 |
| ·测试样本及测试结果 | 第75-76页 |
| ·结论 | 第76-77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77-79页 |
| 结论 | 第77-78页 |
| 展望 | 第78-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84-85页 |
| 致谢 | 第85-86页 |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