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电声技术和语音信号处理论文--语音信号处理论文--语音识别与设备论文

说话人识别系统研究与实现

创新性声明第1页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第2-3页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0页
   ·说话人识别的研究历史第7-8页
   ·说话人识别技术存在的问题第8-9页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及论文组织第9-10页
第二章 说话人识别技术概述第10-15页
   ·说话人识别的分类第10-11页
   ·说话人识别系统的组成第11页
   ·说话人识别的关键技术第11-15页
     ·语音信号的特征参数提取第11-12页
     ·说话人识别方法第12-15页
第三章 语音信号的预处理第15-23页
   ·语音信号的数字模型第15-17页
     ·激励模型第15页
     ·声管模型第15页
     ·共振峰模型第15-16页
     ·辐射模型第16-17页
   ·语音信号的获取第17-19页
     ·语音的产生第17-18页
     ·语音信号的数字化与采集第18-19页
   ·语音信号的预加重第19页
   ·语音信号的分帧与加窗第19-20页
   ·语音信号的端点检测第20-23页
     ·传统双门限端点检测算法第21页
     ·对传统双门限端点检测方法的改进第21-23页
第四章 语音信号的特征参数提取第23-33页
   ·线性预测系数LPC第23-27页
     ·线性预测的基本原理第23-25页
     ·线性预测系数的求取第25-26页
     ·LPC模型阶数的确定第26-27页
   ·线性预测倒谱系数LPCC第27-30页
     ·同态处理基本原理第27-28页
     ·复倒谱和倒谱第28页
     ·线性预测倒谱第28-30页
   ·美尔倒谱系数MFCC第30-33页
     ·MFCC 系数的提取第31-32页
     ·美尔差分倒谱参数第32-33页
第五章 说话人识别方法第33-41页
   ·说话人识别方法的种类第33-34页
   ·矢量量化第34-38页
     ·矢量量化的基本原理第34-35页
     ·VQ 的识别模型第35-36页
     ·码书的形成第36-37页
     ·基于VQ的说话人识别第37-38页
   ·动态时间规整(DTW)第38-41页
第六章 说话人识别系统的实现第41-49页
   ·系统开发环境介绍第41-42页
     ·硬件环境第41页
     ·软件环境第41页
     ·开发平台MATLAB介绍第41-42页
   ·说话人识别系统的算法实现第42-46页
     ·语音信号的预处理第44-45页
     ·特征参数的提取第45页
     ·识别算法的实现第45-46页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46-49页
     ·实验所用语音库第46-47页
     ·说话人辨认系统实验结果第47页
     ·说话人确认系统实验结果第47-49页
结束语第49-50页
致谢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可见光固化胶粘剂的研制
下一篇:素朴与华丽:元明清戏曲美学风格嬗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