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第一部分 前言 | 第14-22页 |
·动物的系统分类 | 第14-17页 |
·动物形态系统分类和现代分子系统分类之间的主要区别 | 第17-19页 |
·触手冠动物和相关类群 | 第19-22页 |
第二部分 腕足动物概述 | 第22-37页 |
·腕足动物的分类 | 第22-26页 |
·腕足动物的壳体结构和构成 | 第26-27页 |
·腕足动物的软体组织形态 | 第27-34页 |
·肉茎 | 第27-28页 |
·肉茎 | 第28页 |
·消化系统 | 第28-29页 |
·纤毛环 | 第29-32页 |
·纤毛环的发育 | 第32页 |
·神经系统 | 第32-33页 |
·刚毛 | 第33-34页 |
·循环系统 | 第34页 |
·关于腕足动物起源 | 第34-37页 |
·单枝系统说 | 第34-35页 |
·多枝系统说 | 第35页 |
·双枝系统说 | 第35-37页 |
第三部分 澄江化石库 | 第37-48页 |
·澄江动物群的发现和分布 | 第37-39页 |
·澄江动物群的古地理环境 | 第39-41页 |
·澄江动物群的组成 | 第41-46页 |
·澄江动物群的埋藏和保存 | 第46-48页 |
第四部分 澄江化石库腕足动物的保存和生态 | 第48-60页 |
·马龙舌孔贝和澄江小舌形贝 | 第49-54页 |
·马龙舌孔贝和澄江小舌形贝的保存 | 第49-50页 |
·马龙舌孔贝和澄江小舌形贝古生态方面的思考 | 第50-54页 |
·纯真滇东贝 | 第54-55页 |
·纯真滇东贝的保存 | 第54-55页 |
·纯真滇东贝的生态分析 | 第55页 |
·东方日射水母贝 | 第55-56页 |
·澄江龙潭村贝和海口西山贝生态讨论 | 第56-57页 |
·澄江王钰贝生态讨论 | 第57页 |
·有铰类澄江顾脱贝(Kutougina chengjiangensis Zhang et Shu.sp.nov) | 第57-60页 |
第五部分 华南早寒武世腕足动物的辐射和性状进化 | 第60-69页 |
·华南早寒武世腕足动物的分异 | 第61-63页 |
·早寒武世腕足动物的形状特征 | 第63-69页 |
第六部分 早寒武世舌形贝腕足纤毛环的发育和异常保存 | 第69-75页 |
第七部分 澄江化石库腕足化石系统描述 | 第75-149页 |
1. 马龙舌孔贝 | 第75-86页 |
·系统古生物学 | 第75-82页 |
·马龙舌孔贝形态描述 | 第77-80页 |
·贝体 | 第77-78页 |
·肉茎 | 第78页 |
·纤毛环 | 第78-79页 |
·消化系统 | 第79-80页 |
·比较 | 第80-82页 |
·讨论 | 第82-84页 |
·形态进化 | 第82-83页 |
·舌孔贝区域化石比较 | 第83-84页 |
·哈萨克斯坦标本 | 第83-84页 |
·陕南标本 | 第84页 |
·云南沧浪铺组乌龙箐段标本 | 第84-86页 |
2. 澄江小舌形贝 | 第86-92页 |
·系统古生物学 | 第86-92页 |
·形态描述 | 第87-90页 |
·贝体 | 第87-88页 |
·肉茎 | 第88-89页 |
·纤毛环 | 第89页 |
·内脏区和消化系统 | 第89-90页 |
·脉管系统 | 第90页 |
·比较 | 第90页 |
·讨论 | 第90-92页 |
3. 东方日射水母贝 | 第92-109页 |
·系统古生物学 | 第92-104页 |
·分布和保存 | 第93-94页 |
·贝体形态 | 第94-95页 |
·脉管系统 | 第95页 |
·纤毛环 | 第95-100页 |
·肌肉系统和内脏腔 | 第100-102页 |
·刚毛 | 第102-103页 |
·神经系统 | 第103-104页 |
·日射水母贝的发育和系统分类 | 第104-109页 |
·水母贝的幼体及其发育 | 第104-105页 |
·东方日射水母贝的系统分类 | 第105-109页 |
4. 纯真滇东贝 | 第109-120页 |
·系统古生物学 | 第109-116页 |
·材料与分布 | 第110-111页 |
·化石保存 | 第111页 |
·壳体 | 第111-113页 |
·软体组织形态 | 第113-116页 |
·肉茎的发现 | 第113页 |
·脉管系统 | 第113-116页 |
·滇东贝的表面附着物和可能的幼体 | 第116-118页 |
·比较 | 第118页 |
·滇东贝的分类位置 | 第118-120页 |
5. 海口西山贝 | 第120-129页 |
·系统古生物学 | 第120-128页 |
·属征 | 第121页 |
·模式标本 | 第121页 |
·材料 | 第121-123页 |
·化石描述 | 第123-126页 |
·壳体 | 第123-124页 |
·刚毛 | 第124页 |
·内脏区 | 第124页 |
·纤毛环 | 第124-125页 |
·脉管系统 | 第125页 |
·消化系统 | 第125页 |
·肌肉系统 | 第125页 |
·神经系统 | 第125-126页 |
·肉茎 | 第126页 |
·西山贝的分类位置 | 第126-127页 |
·比较 | 第127-128页 |
·讨论 | 第128-129页 |
6. 澄江龙潭村贝 | 第129-135页 |
·系统古生物学 | 第129-135页 |
·材料和分布 | 第130-131页 |
·种征 | 第131页 |
·形态描述 | 第131-133页 |
·比较 | 第133页 |
·讨论 | 第133-135页 |
7. 澄江王钰贝 | 第135-141页 |
·系统古生物学 | 第135-139页 |
·形态描述 | 第136-139页 |
·壳体 | 第136-137页 |
·肉茎 | 第137-138页 |
·刚毛 | 第138页 |
·脉管 | 第138页 |
·纤毛环 | 第138-139页 |
·讨论 | 第139-141页 |
·澄江王钰贝的系统分类 | 第139页 |
·王钰贝对舌形贝演化的意义 | 第139-141页 |
8. 澄江顾脱贝(Kutorgina Chengjianggensis Zhang et Shu.Sp.nov) | 第141-147页 |
·系统古生物学 | 第141-145页 |
·材料与分布 | 第142页 |
·化石描述 | 第142-145页 |
·壳体 | 第142-143页 |
·刚毛 | 第143页 |
·肉茎 | 第143页 |
·脉管系统 | 第143页 |
·纤毛环 | 第143-144页 |
·消化道 | 第144-145页 |
·比较 | 第145页 |
·讨论 | 第145-147页 |
9. 小圆货贝未定种(Obolella.sp) | 第147-149页 |
·系统古生物学 | 第147-148页 |
·讨论 | 第148-149页 |
致谢 | 第149-150页 |
参考文献 | 第150-169页 |
图版说明 | 第169-175页 |
图版 | 第175-2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