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论文--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国家生态安全评价体系及其战略研究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5页
目录第5-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23页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8-14页
     ·国家生态安全是重大的战略性问题第8-11页
     ·我国生态安全状况迫切需要建立国家生态安全战略第11-13页
     ·国家生态安全战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第13-14页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第14-20页
     ·可持续发展体系中生态安全问题的适用理论第14-15页
     ·反映生态安全水平的环境与发展系统模型第15-16页
     ·衡量生态安全水平的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第16-18页
     ·有关生态安全的系统观点第18-19页
     ·国家生态安全战略的实践进展第19-20页
   ·论文结构第20-23页
     ·研究思路和框架第21-22页
     ·创新和不足第22-23页
第二章 生态安全的概念和原理第23-44页
   ·生态安全的概念及特点第23-28页
     ·建立生态安全意识的社会背景第23-25页
     ·生态安全的概念第25-26页
     ·生态安全的主要特点第26-28页
   ·生态安全与人类福利第28-37页
     ·生态系统的结构第28-30页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第30-32页
     ·生态服务对人类福利的影响第32-34页
     ·生态安全是生态系统和人类福利之间良性循环的关键第34-37页
   ·生态安全的系统原理第37-44页
     ·生态平衡是确保生态安全的基础第37-38页
     ·人类活动对生态安全的影响行为第38-41页
     ·影响生态安全的累积效应第41-44页
第三章 生态安全评价的一般基础第44-66页
   ·国家生态安全的主要构成要素第44-51页
     ·国土安全第44-46页
     ·水安全第46-48页
     ·大气安全第48-49页
     ·物种安全第49-51页
   ·生态安全评价的借鉴:可持续发展评价第51-58页
     ·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类型第51页
     ·几种主要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借鉴第51-58页
   ·生态安全评价的基本模式第58-66页
     ·关键点:生态系统的驱动力第58-60页
     ·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压力─状态─响应第60-62页
     ·评价体系指标设计第62-66页
第四章 国家生态安全评价:国际比较第66-78页
   ·国际比较的指标体系第66-67页
   ·一般指数评价第67-73页
     ·评价方法第68-70页
     ·国际评价结果第70-73页
   ·灰色关联度评价第73-78页
     ·评价方法第74-75页
     ·评价结果第75-78页
第五章 国家生态安全评价:区域比较第78-99页
   ·区域评价方法第78-85页
     ·构建指标体系第78-82页
     ·评估思路第82-83页
     ·评估程序第83-84页
     ·评估标准第84-85页
   ·我国生态安全度的区域评价第85-99页
     ·区域生态安全度评估第85-91页
     ·分省聚类分析第91-99页
第六章 国家生态安全战略的基本思路第99-116页
   ·我国生态安全的战略背景第99-103页
     ·构建和实施生态安全战略的紧迫性第99-100页
     ·构建和实施生态安全战略的经济基础第100-101页
     ·构建和实施生态安全战略的政策机遇第101-103页
   ·国家生态安全战略目标第103-106页
     ·国家生态安全目标第103-104页
     ·国家生态安全战略的总体原则第104-106页
   ·国家生态安全战略的保障体系第106-116页
     ·建立生态安全监测监控体系第106-109页
     ·建立生态安全评估体系第109-110页
     ·建立生态安全预警体系第110-112页
     ·建立生态安全应急体系第112-114页
     ·建立国家生态安全外部支持体系第114-116页
第七章 国家生态安全战略的政策框架第116-139页
   ·完善生态安全公共管理机制第116-122页
     ·生态安全管理是政府的必然职责第116-117页
     ·加强生态安全法制建设第117-120页
     ·强化生态安全管理的政府职能第120-122页
     ·实行维护生态安全的绿色激励制度第122页
   ·健全生态安全的社会发展机制第122-125页
     ·制订基于生态安全的国土综合整治规划第123-124页
     ·选择并走好基于生态安全的城市化道路第124-125页
   ·建立生态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第125-128页
     ·发展循环经济是一个必然选择第125-126页
     ·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第126-127页
     ·促进能源资源高效利用第127-128页
   ·建立生态安全投融资机制第128-134页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生态安全投融资体制第128-130页
     ·建立有效激励的生态经济政策第130-131页
     ·大力推进生态安全产业化、市场化第131-134页
   ·积极发展生态安全全民参与机制第134-139页
     ·树立全民生态安全意识第134-136页
     ·鼓励公众广泛参与生态安全建设第136-139页
第八章 结论第139-143页
参考文献第143-174页
在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第174-175页
在读博士期间学术活动第175-176页
致谢第176-177页

论文共1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络协作学习模式的建构与应用研究--以中学物理网络课堂教学为例
下一篇:SW房地产公司项目成本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