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页 |
|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第8-9页 |
| ·论文的研究特点和难点 | 第9-11页 |
| 第二章 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 | 第11-18页 |
| ·资本结构的理论基础 | 第11-15页 |
|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 第11-12页 |
|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资本结构理论 | 第12-14页 |
| ·资本结构理论的新发展 | 第14-15页 |
| ·公司治理的基本理论 | 第15-17页 |
| ·公司治理的涵义 | 第15-16页 |
| ·公司治理的内容 | 第16-17页 |
| ·从治理结构到治理机制的转变 | 第17页 |
|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 第三章 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的内在关系 | 第18-28页 |
| ·资本结构的公司治理效应:理论分析 | 第18-25页 |
| ·股权结构的治理效应 | 第18-21页 |
| ·债务的治理效应 | 第21-23页 |
| ·资本结构对公司治理的综合影响 | 第23-24页 |
| ·引申: 法律的治理效应——投资者保护 | 第24-25页 |
| ·不同资本结构下的公司治理模式:比较分析 | 第25-27页 |
| ·三种主要公司治理模式的介绍 | 第25-26页 |
| ·比较与启示 | 第26-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第四章 中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 | 第28-39页 |
|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特征 | 第28-30页 |
| ·股权结构不合理,国有股比重偏高 | 第28-29页 |
| ·负债结构不合理,债券比重小 | 第29页 |
| ·偏好股权融资,资产负债率普遍偏低 | 第29-30页 |
|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治理效应分析 | 第30-38页 |
| ·股权结构对我国公司治理的影响分析 | 第31-33页 |
| ·债务对我国公司治理的影响分析 | 第33-34页 |
| ·资本结构对我国公司治理的综合影响分析——以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为例 | 第34-36页 |
| ·引申:法律对我国公司治理的影响分析——中小投资者保护 | 第36-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五章 优化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完善上市公司治理 | 第39-51页 |
| ·降低国有股比重,优化股权结构 | 第39-41页 |
| ·通过国有股减持,实现全流通 | 第39-40页 |
| ·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建立多元化产权结构 | 第40页 |
| ·加大经营者持股比例,降低内部人控制 | 第40-41页 |
| ·硬化上市公司债务约束机制,改善债务融资结构 | 第41-44页 |
| ·积极推进银行商业化,硬化公司债务约束 | 第41-42页 |
| ·强化破产退出机制,实现债权人相机控制 | 第42-43页 |
| ·大力发展债券市场,提高债券融资比例 | 第43-44页 |
| ·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 第44-47页 |
|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营造良好投资环境 | 第44-45页 |
| ·完善相关立法,适当限制大股东权利 | 第45-46页 |
| ·加强投资者教育,建立投资者权益保护协会 | 第46-47页 |
| ·构建有中国特色公司治理模式的设想 | 第47-50页 |
|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模式的现状 | 第48页 |
|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公司治理模式 | 第48-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5-56页 |
| 致谢 | 第56-57页 |
| 西北工业大学 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书 | 第57页 |
| 西北工业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