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5页 |
1.1 背景介绍 | 第7-10页 |
1.1.1 什么是内存数据库 | 第7-8页 |
1.1.2 是什么推动了内存数据库的迅猛发展 | 第8页 |
1.1.3 为什么内存数据库快 | 第8-10页 |
1.2 内存数据库和传统数据库的对比 | 第10-13页 |
1.2.1 传统数据库和实时数据库 | 第10页 |
1.2.2 传统数据库与内存数据库 | 第10-12页 |
1.2.3 传统磁盘数据库与内存数据库的特点比较 | 第12-13页 |
1.3 课题背景及本文主要工作 | 第13-15页 |
1.3.1 课题背景 | 第13页 |
1.3.2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内存数据库技术概要及OTB_MMDB框架 | 第15-25页 |
2.1 内存数据库技术概要 | 第15-18页 |
2.1.1 并发控制 | 第15页 |
2.1.2 提交处理 | 第15-16页 |
2.1.3 数据访问 | 第16-17页 |
2.1.4 数据表示 | 第17页 |
2.1.5 查询处理 | 第17页 |
2.1.6 恢复处理 | 第17-18页 |
2.2 OTB_MMDB实现框架 | 第18-25页 |
2.2.1 系统主体框架概述 | 第18-21页 |
2.2.2 OTB_MMDB服务层 | 第21-23页 |
2.2.3 内存管理 | 第23-25页 |
第三章 MMDB中恢复技术研究 | 第25-42页 |
3.1 日志概述 | 第26-31页 |
3.1.1 日志分类 | 第26-27页 |
3.1.2 数据库修改技术 | 第27-29页 |
3.1.3 登记日志技术 | 第29-31页 |
3.2 检查点技术(Checkpointing) | 第31-35页 |
3.2.1 乒乓(ping-pong)检查点技术 | 第31页 |
3.2.2 模糊(fuzzy checkpointing)算法 | 第31-32页 |
3.2.3 黑白点算法 | 第32-33页 |
3.2.4 Copy-on-Update算法 | 第33-34页 |
3.2.5 日志驱动检查点(Log-Driven checkpointing) | 第34-35页 |
3.3 重装概述 | 第35-37页 |
3.3.1 故障的种类: | 第35-36页 |
3.2.2 MMDB的重装 | 第36-37页 |
3.4 登记日志规则 | 第37-42页 |
3.4.1 WAL协议 | 第37-39页 |
3.4.2 LAW协议 | 第39-42页 |
第四章 OTB_MMDB恢复系统实现 | 第42-58页 |
4.1 logging的实现 | 第42-48页 |
4.1.1 日志格式 | 第42-43页 |
4.1.2 私有日志管理 | 第43-44页 |
4.1.3 全局日志管理 | 第44-46页 |
4.1.4 日志流程 | 第46-48页 |
4.2 checkpointing的实现 | 第48-51页 |
4.2.1 checkpoint主要设计 | 第48-49页 |
4.2.2 控制文件 | 第49-50页 |
4.2.3 checkpointing步骤 | 第50-51页 |
4.3 reloading实现 | 第51-55页 |
4.3.1 主要实现过程逻辑 | 第51-52页 |
4.3.2 实现流程 | 第52-53页 |
4.3.3 redo操作实现 | 第53-5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5-58页 |
4.4.1 恢复系统整体框架 | 第55-57页 |
4.4.2 系统性能优化技术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58-59页 |
5.1 总结 | 第58页 |
5.2 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