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8页 |
第一章 北京市化工进出口公司发展概况 | 第8-11页 |
第一节 公司的历史沿革 | 第8页 |
第二节 公司发展的五个阶段 | 第8-11页 |
一、1958 年至1972 年是公司的导入期 | 第8页 |
二、1973 年至1980 年公司进入成长期 | 第8页 |
三、1979 年至1996 年是公司的成熟期 | 第8-9页 |
四、1997 年至2002 年是公司衰退期 | 第9页 |
五、2003 年至今为公司的恢复期 | 第9-11页 |
第二章 北京市化工进出口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分析 | 第11-13页 |
第一节 品牌优势 | 第11页 |
第二节 顾客资源优势 | 第11页 |
第三节 政府背景优势 | 第11-12页 |
第四节 其他方面的优势 | 第12-13页 |
第三章 外部营销环境分析 | 第13-15页 |
第一节 外贸体制改革使国有外贸企业丧失垄断地位 | 第13页 |
第二节 入世后竞争日趋激烈的营销环境导致外贸企业利润下 | 第13-15页 |
第四章 主要竞争者分析 | 第15-17页 |
第五章 产品与服务组合战略的调整 | 第17-23页 |
第一节 有形产品的业务组合分析 | 第17-20页 |
一、明星类战略业务单位 | 第18页 |
二、金牛类战略业务单位 | 第18-19页 |
三、问题类战略业务单位 | 第19页 |
四、瘦狗类战略业务单位 | 第19-20页 |
第二节 无形产品的业务组合分析 | 第20-23页 |
一、明星类战略业务单位 | 第21页 |
二、金牛类战略业务单位 | 第21页 |
三、问题类战略业务单位 | 第21-22页 |
四、瘦狗类战略业务单位 | 第22-23页 |
第六章 目标市场与营销战略的调整 | 第23-34页 |
第一节 市场细分 | 第23-26页 |
第二节 目标市场选择 | 第26-31页 |
一、欧洲市场 | 第26-27页 |
二、北美市场 | 第27-28页 |
三、韩日市场 | 第28-29页 |
四、非洲市场 | 第29-30页 |
五、南亚市场 | 第30页 |
六、中东市场 | 第30-31页 |
七、澳新市场 | 第31页 |
八、港澳台市场 | 第31页 |
九、南美市场 | 第31页 |
第三节 产品定位 | 第31-32页 |
第四节 主要进口目标市场分析 | 第32-34页 |
第七章 新产品的开发 | 第34-37页 |
第一节 新产品开发是企业成长的驱动器 | 第34页 |
第二节 北京市化工进出口公司的新产品开发 | 第34-37页 |
一、VIP | 第35-36页 |
二、MIE | 第36页 |
三、SIE | 第36-37页 |
第八章 结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