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29页 |
·生物质能源转化方式 | 第12-15页 |
·物理转化 | 第13页 |
·化学转化 | 第13-14页 |
·生物质液化 | 第13-14页 |
·生物质气化 | 第14页 |
·生物质热解 | 第14页 |
·生物转化 | 第14-15页 |
·甲醇合成研究 | 第15-23页 |
·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甲醇合成机理与活性中心 | 第18-23页 |
·铜基催化剂上CO+H_2的活性中心 | 第18-21页 |
·合成甲醇反应机理 | 第21-23页 |
·生物质合成甲醇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3-27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4-26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6-27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27-28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 第28-29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28页 |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28-29页 |
第二章 实验 | 第29-37页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29-30页 |
·催化剂制备装置 | 第30页 |
·催化剂活性评价 | 第30-37页 |
·微反装置 | 第30-32页 |
·质量流量计标定 | 第32-33页 |
·温度计的校正 | 第33-34页 |
·产物分析与系统物料平衡 | 第34-37页 |
第三章 甲醇合成催化剂研究 | 第37-54页 |
·Cu-Zn-Al-Li催化生物质合成气合成甲醇的研究 | 第37-43页 |
·实验部分 | 第37-38页 |
·催化剂制备 | 第37页 |
·催化剂评价 | 第37页 |
·催化剂表征 | 第37-3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8-43页 |
·催化剂稳定性与活性 | 第38-41页 |
·反应参数对Cu-Zn-Al-Li催化剂上甲醇合成的影响 | 第41-43页 |
·助剂Cr、Zr、Ce、Li的影响 | 第43-47页 |
·实验部分 | 第43页 |
·催化剂制备 | 第43页 |
·催化剂评价 | 第43页 |
·催化剂表征 | 第4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3-47页 |
·助剂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43-45页 |
·助剂对催化剂结构的影响 | 第45-47页 |
·添加表面活性剂两步沉淀法制备甲醇催化剂 | 第47-52页 |
·实验部分 | 第48-49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48页 |
·催化剂评价 | 第48-49页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4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9-52页 |
·催化剂活性比较 | 第49-50页 |
·催化剂性能分析 | 第50-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四章 生物质合成气调变方式对其合成甲醇的影响 | 第54-63页 |
·前言 | 第54页 |
·实验部分 | 第54-55页 |
·气体配制 | 第54-55页 |
·催化剂制备 | 第55页 |
·实验条件 | 第5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5-61页 |
·温度对四种合成气合成甲醇的影响 | 第55-58页 |
·温度对甲醇时空产率STY(Space-time yield)的影响 | 第55-56页 |
·温度对CO、CO_2转化率的影响 | 第56-57页 |
·温度对液相产物中甲醇选择性的影响 | 第57-58页 |
·压力对四种气体合成甲醇的影响 | 第58-60页 |
·空速对四种气体合成甲醇的影响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五章 甲醇合成动力学实验研究 | 第63-71页 |
·引言 | 第63页 |
·实验部分 | 第63-64页 |
·催化剂和原料气 | 第63页 |
·实验设备及流程 | 第63-64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4-70页 |
·甲醇合成体系的湿干基换算 | 第64-66页 |
·瞬时湿基组分mol分率 | 第64页 |
·瞬时干基组分摩尔分率 | 第64-66页 |
·模型建立 | 第66-67页 |
·动力学模型参数估值 | 第67-69页 |
·甲醇合成动力学方程的统计检验 | 第69-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六章 生物质合成气合成甲醇偶联发电工艺经济性分析 | 第71-83页 |
·引言 | 第71页 |
·工艺实施 | 第71-73页 |
·生物质发电工艺 | 第71-72页 |
·生物质气化制甲醇偶联发电工艺 | 第72-73页 |
·技术经济分析 | 第73-80页 |
·经济评价基本参数 | 第73-74页 |
·经济参数计算 | 第74-79页 |
·物料与热量平衡计算 | 第74-76页 |
·偶联工艺年甲醇产量 | 第76页 |
·设备投资 | 第76-77页 |
·其它费用 | 第77-78页 |
·工艺发电量对比 | 第78-79页 |
·经济对比分析 | 第79-80页 |
·敏感性分析 | 第80-81页 |
·区域影响 | 第80页 |
·规模影响 | 第80-81页 |
·设备投资与运作费用影响 | 第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3-86页 |
·实验结论 | 第83-84页 |
·论文创新之处 | 第84页 |
·研究展望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
硕士期间主要论文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