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3页 |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叠合结构的概念 | 第9页 |
·叠合结构的发展 | 第9-10页 |
·叠合结构在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0页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2页 |
·高效预应力叠合结构的简介 | 第10-11页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关于已有叠合结构短期刚度研究的综述 | 第13-25页 |
·截面抗弯刚度的概念及我国《规范》给出的定义 | 第13-14页 |
·叠合专题研究组提出的刚度公式 | 第14-17页 |
·普通钢筋混凝土叠合构件 | 第14-16页 |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叠合构件 | 第16-17页 |
·基于“平行关系”提出的刚度公式 | 第17-19页 |
·普通钢筋混凝士叠合构件 | 第17-18页 |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叠合构件 | 第18-19页 |
·基于回归分析提出的刚度公式 | 第19-22页 |
·普通钢筋混凝土叠合构件 | 第19-21页 |
·预应力钢筋混凝士叠合构件 | 第21-22页 |
·其他学者提出的刚度公式 | 第22-24页 |
·本文研究刚度的基本方法 | 第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混凝土叠合式受弯构件的数值分析 | 第25-42页 |
·数值分析的方法 | 第25-36页 |
·基本假定 | 第25页 |
·混凝士和预应力钢筋、非预应力钢筋的应力~应变关系 | 第25-27页 |
·短期荷载作用下预应力叠合式受弯构件的弯矩~曲率关系 | 第27-31页 |
·计算模型 | 第27-28页 |
·截面的相容关系和平衡方程 | 第28-30页 |
·计算步骤 | 第30-31页 |
·预应力叠合式受弯构件的荷载~挠度关系 | 第31-36页 |
·计算模型 | 第31-32页 |
·变刚度简支梁挠度的数值解 | 第32-34页 |
·计算步骤 | 第34-36页 |
·本文程序简介 | 第36页 |
·程序例证 | 第36-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混凝土叠合式受弯构件的刚度计算推导 | 第42-64页 |
·叠合式受弯构件受力特点 | 第42-43页 |
·叠合式受弯构件截面刚度的变化规律 | 第43-44页 |
·叠合式受弯构件截面刚度的解析解 | 第44-59页 |
·基本说明 | 第44-45页 |
·解析过程 | 第45-50页 |
·基本条件 | 第45-46页 |
·积分区间的确定 | 第46页 |
·基本方程求解 | 第46-47页 |
·切线刚度公式 | 第47-49页 |
·割线刚度公式 | 第49-50页 |
·刚度方程的验证 | 第50页 |
·刚度方程的简化 | 第50-52页 |
·普通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刚度公式的简化 | 第52-54页 |
·刚度折减系数β的简化 | 第54-58页 |
·叠合参数的变化对刚度折减系数的影响 | 第58-59页 |
·叠合式受弯构件截面总刚度公式的验证 | 第59-63页 |
·运用总刚度公式计算叠合梁短期变形的计算步骤 | 第59-60页 |
·算例 | 第60-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式受弯构件的刚度研究 | 第64-75页 |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式受弯构件受力特性 | 第64页 |
·受力特性对刚度的影响 | 第64-66页 |
·受拉区的混凝土及预应力钢筋的应力超前现象对叠合梁刚度的影响 | 第64-65页 |
·荷载预应力及后浇混凝土应变滞后对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刚度的影响 | 第65页 |
·受拉区混凝土的应变梯度的增大现象对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的刚度影响 | 第65-66页 |
·预应力叠合式受弯构件截面刚度的解析解 | 第66-70页 |
·预应力叠合式受弯构件总刚度公式推导 | 第66-69页 |
·叠合参数的变化对刚度折减系数的影响 | 第69-70页 |
·预应力叠合式受弯构件截面总刚度公式的验证 | 第70-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5-77页 |
·几方面认识 | 第75-76页 |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附录一 预应力带肋混凝土叠合构件的非线性受力全过程分析的计算程序 | 第81-104页 |
附录二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