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绪论 关于中国传统书画艺术观念研究 | 第7-19页 |
第一章 观念的社会基础:风俗与书法观念 | 第19-35页 |
缘起: | 第19页 |
一、书法的风俗基础 | 第19-24页 |
二、汉字中的风俗元素 | 第24-28页 |
三、碑刻、墓志中的风俗文化现象及其观念意义 | 第28-35页 |
第二章 观念的宇宙论来源:书画同源的观念解析 | 第35-53页 |
缘起: | 第35页 |
一、对书画来源的文化探求 | 第35-40页 |
二、书画观念中的宇宙论思想 | 第40-46页 |
三、书画同源的观念嬗变 | 第46-53页 |
第三章 观念的哲学动因:天人合一与中国画观念 | 第53-69页 |
缘起: | 第53页 |
一、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特征及其艺术化转换 | 第53-59页 |
二、中国画形态及其观念中的哲学价值 | 第59-63页 |
三、中国画观念的终极追求 | 第63-69页 |
第四章 观念的抒情达意:书法笔法的实质 | 第69-83页 |
缘起: | 第69-70页 |
一、体现人的本质力量 | 第70-73页 |
二、传达人的审美需要 | 第73-79页 |
三、扩大人的认识范围 | 第79-83页 |
第五章 观念的形式内容:碑学、帖学与北宗、南宗 | 第83-99页 |
缘起: | 第83页 |
一、碑学、帖学与书法风格的形成 | 第83-88页 |
二、北宗、南宗与绘画风格的形成 | 第88-93页 |
三、书、画风格的观念趋同 | 第93-99页 |
第六章 观念的技法技巧:“永字八法”与“谢赫六法” | 第99-117页 |
缘起: | 第99-100页 |
一、“永字八法”与书法的点画技巧 | 第100-105页 |
二、“谢赫六法”与绘画的状物写意 | 第105-111页 |
三、书、画技法的通融无碍 | 第111-117页 |
结论 | 第117-127页 |
致谢 | 第127-128页 |
参考文献 | 第128-132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工作 | 第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