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 第1-18页 |
·引言 | 第10页 |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发展 | 第10-15页 |
·智能家居概念的提出 | 第10-12页 |
·控制网络在智能家居系统中的作用和特点 | 第12-13页 |
·智能家居国内外发展状况 | 第13页 |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特点和设计中考虑因素 | 第13-15页 |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发展方向 | 第15页 |
·课题的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安排 | 第15-18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7-18页 |
第2章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技术架构 | 第18-26页 |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划分 | 第18-19页 |
·家庭控制网络的互连技术 | 第19-26页 |
·有线方式 | 第20-21页 |
·无线方式 | 第21-23页 |
·家居控制网络与外部通信网络的互连 | 第23-24页 |
·有线方式和无线方式组网比较 | 第24-26页 |
第3章 Zigbee技术标准协议体系 | 第26-32页 |
·Zigbee协议结构 | 第26-29页 |
·IEEE802.15.4物理层规范 | 第27-28页 |
·IEEE802.15.4 MAC层规范 | 第28-29页 |
·ZigBee网络的构成 | 第29-30页 |
·设备分类及功能 | 第29页 |
·地址分配模式 | 第29-30页 |
·ZigBee与其它无线标准的技术特点比较 | 第30页 |
·Zigbee拓扑分类 | 第30-31页 |
·Zigbee应用 | 第31-32页 |
第4章 无线智能家居控制演示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 第32-47页 |
·系统的构成和功能分析 | 第32-34页 |
·系统的功能部件构成 | 第32-33页 |
·总体功能框图 | 第33-34页 |
·拓扑选择 | 第34页 |
·硬件部件的选择 | 第34-38页 |
·核心通信部件选择-Helilink01无线网络收发模块 | 第34-37页 |
·终端节点的功能 | 第37-38页 |
·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 第38-44页 |
·系统的总体硬件连接图 | 第38页 |
·主控制器端硬件连接 | 第38-39页 |
·主机端软件设计分析和流程图 | 第39-42页 |
·终端节点的设计 | 第42-44页 |
·系统结果分析和评价 | 第44-47页 |
·系统运行结果 | 第44-45页 |
·系统评价和改进 | 第45-47页 |
第5章 网络自组织设计以及MAC协议的研究 | 第47-72页 |
·无线家居控制网络的自组织功能描述和特点 | 第47-49页 |
·控制网络自组织特性的描述和特点分析 | 第47-48页 |
·无线家居控制网络的建立和通信过程功能模块分析 | 第48-49页 |
·网络组建和通信过程的设计和实现 | 第49-57页 |
·网络自动组建过程的实现的流程图和分析 | 第50-53页 |
·网络通信和更新维护过程的流程图设计和分析 | 第53-57页 |
·设计的具体实现 | 第57-63页 |
·软硬件开发平台介绍 | 第57-58页 |
·程序设计和实现 | 第58-63页 |
·实验结果分析以及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 第63-67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63-66页 |
·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66页 |
·网络性能分析和计算 | 第66-67页 |
·MAC层多址接入协议研究 | 第67-72页 |
·单信道多址接入协议 | 第67-68页 |
·CSMA/CA算法及帧听策略 | 第68-70页 |
·退避算法模型分析 | 第70-72页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第72-73页 |
·论文研究工作总结 | 第72页 |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和展望 | 第72-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