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

论我国应收账款质权的保护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导论第10-13页
 一、 研究背景第10-11页
 二、 研究现状第11-12页
 三、 研究思路第12页
 四、 研究方法第12-13页
第一章 应收账款质权概述第13-21页
 第一节 应收账款的内涵第13-16页
 第二节 应收账款的特征第16-17页
 第三节 应收账款的类型第17-21页
  一、 单独应收账款与集合应收账款第17-18页
  二、 已挣得应收账款、未挣得应收账款与未来应收账款第18页
  三、 贸易类应收账款、不动产收费权第18-21页
第二章 应收账款质权风险第21-27页
 第一节 来自应收账款债务人的风险第21-23页
  一、 抵消第22页
  二、 债权变更第22-23页
 第二节 来自应收账款受让人的风险第23页
 第三节 来自基础资产流转的风险第23-25页
  一、 担保第24页
  二、 转让第24-25页
 第四节 应收账款实现的风险第25-27页
  一、 代位权行使风险第25-26页
  二、 收益控制风险第26-27页
第三章 应收账款质权保护法律制度审视第27-35页
 第一节 登记效力疑惑第27-31页
  一、 实质审查抑或形式审查第27-28页
  二、 登记设立还是登记对抗第28-31页
 第二节 通知对债务人的效力第31-32页
 第三节 直接收取权第32-34页
 第四节 监管账户规定第34-35页
第四章 应收账款质权保护的完善第35-42页
 第一节 应收账款质权登记模式变更第35-37页
 第二节 应收账款质押与其他制度之协调第37-40页
  一、 与收费权制度之协调第37页
  二、 与账户质押制度之协调第37-38页
  三、 与应收账款转让制度之协调第38-39页
  四、 与基础资产流转之协调第39-40页
 第三节 应收账款质权实现制度完善第40-42页
  一、 明确通知规则及其效力第40页
  二、 规定撤销权第40页
  三、 规定直接收取权第40-41页
  四、 监管账户规则第41-42页
结论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姓名商业利用的民法保护
下一篇:论自然之债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