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

村镇银行长效发展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1页
第一章 村镇银行理论框架第11-19页
 一、村镇银行发展背景第11-14页
  (一)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推进第11-13页
  (二)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第13页
  (三)加入 WTO,银行业全面开放第13-14页
 二、村镇银行理论概述第14-16页
  (一)村镇银行的概念第14页
  (二)村镇银行的特征第14-15页
  (三)村镇银行的属性分析——以经济法为视角第15-16页
 三、村镇银行与相关金融组织的比较第16-19页
  (一)村镇银行与一般商业银行的比较第17页
  (二)村镇银行与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比较第17-19页
第二章 我国村镇银行法律制度和现状分析第19-28页
 一、现有村镇银行法律制度综述第19-22页
  (一)《暂行规定》的综合性规定第19-20页
  (二)村镇银行运营系统相关法律第20-21页
  (三)村镇银行监管相关法律第21-22页
 二、现有村镇银行法律制度缺陷第22-26页
  (一)村镇银行设立“不合法”第22-23页
  (二)村镇银行运营风险控制不健全第23-25页
  (三)村镇银行监管体系不完整第25-26页
 三、村镇银行现实运营问题第26-28页
  (一)“品牌”认知度低第26页
  (二)资金来源有限第26-27页
  (三)村镇银行不“村镇”第27-28页
第三章 国外村镇银行制度借鉴第28-35页
 一、孟加拉国乡村银行制度第28-30页
  (一)孟加拉格莱明银行概况第28页
  (二)格莱明银行的运营模式第28-30页
 二、美国社区银行制度第30-33页
  (一)美国社区银行概况第30-31页
  (二)美国社区银行运营模式第31-33页
 三、国外村镇银行发展经验分析第33-35页
  (一)政府的大力支持,完善的法律体系第33页
  (二)选择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模式第33页
  (三)明确的市场定位第33-34页
  (四)按市场规律操作,控制信贷风险第34页
  (五)加强村镇银行信贷监管第34-35页
第四章 村镇银行长效发展的法律制度设计第35-45页
 一、村镇银行制度设计的依赖路径——政府主导下的诱致性制度变迁第35-36页
  (一)村镇银行制度长效发展的路径依赖第35-36页
  (二)加强政策支持力度,减少行政干预第36页
 二、村镇银行设立制度的再构建——完善村镇银行准入和退出机制第36-39页
  (一)完善村镇银行准入制度第37-38页
  (二)建立村镇银行退出机制第38-39页
 三、村镇银行运营法律制度再构建——村镇银行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第39-42页
  (一)建立村镇银行的经营保障体系第39-40页
  (二)建立健全农村信用体系第40-41页
  (三)完善信用担保体系第41页
  (四)丰富贷款抵押形式第41-42页
 四、村镇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有效的、多层次监管模式第42-45页
  (一)建立独特的监管框架——有效的、多层次的监管模式第42-43页
  (二)制定村镇银行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第43-44页
  (三)改进监管方法,提高监管技术水平第44-45页
结论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协议控制模式法律监管研究
下一篇: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法律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