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2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2-13页 |
1 引言 | 第13-27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7-37页 |
·试虫及材料 | 第27-29页 |
·供试药剂 | 第27页 |
·生化测定主要化学试剂 | 第27-28页 |
·试验用主要仪器 | 第28页 |
·试虫饲养及采集 | 第28-29页 |
·烟青虫种群来源 | 第28-29页 |
·烟青虫的饲养方法 | 第29页 |
·毒力测定方法 | 第29页 |
·抗药性机理研究方法 | 第29-35页 |
·酶抑制剂的增效作用测定 | 第29-30页 |
·生化测定方法 | 第30-35页 |
·羧酸酯酶(CarE)比活力测定 | 第30-31页 |
·试剂的配制 | 第30页 |
·标准曲线的制备 | 第30-31页 |
·酶源的制备 | 第31页 |
·羧酸酯酶比活力测定 | 第31页 |
·羧酸酯酶米氏常数(Km)、最大反应速度(Vmax)的测定2 | 第31-32页 |
·测定方法 | 第31页 |
·测定步骤 | 第31-32页 |
·结果与计算 | 第32页 |
·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测定 | 第32-34页 |
·试剂的配制 | 第32-33页 |
·标准曲线的制备 | 第33页 |
·酶源制备 | 第33页 |
·乙酰胆碱酯酶比活力的测定 | 第33页 |
·结果与计算 | 第33-34页 |
·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测定 | 第34-35页 |
·试剂配制 | 第34页 |
·酶源制备 | 第34页 |
·谷光甘肽比活力测定 | 第34-35页 |
·酶源蛋白质含量测定 | 第35页 |
·试剂配制 | 第35页 |
·标准曲线的制备 | 第35页 |
·酶源的制备 | 第35页 |
·酶源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第35页 |
·表皮穿透差异性测定 | 第35-36页 |
·样品前处理 | 第36页 |
·氰戊菊酯在烟青虫体表滞留量测定 | 第36页 |
·试剂 | 第36页 |
·主要仪器 | 第36页 |
·色谱条件 | 第36页 |
·计算公式 | 第36页 |
·药剂筛选 | 第36-3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7-56页 |
·4种杀虫剂对烟青虫的毒力测定 | 第37-41页 |
·不同烟区烟青虫对氰戊聚酯的抗性 | 第37-38页 |
·不同烟区烟青虫对辛硫磷的抗性 | 第38-39页 |
·不同烟区烟青虫对灭多威的抗性 | 第39-40页 |
·不同烟区烟青虫对溴虫腈的抗性 | 第40-41页 |
·抗性机理研究 | 第41-50页 |
·生化机理研究 | 第41-45页 |
·蛋白质标准曲线 | 第41页 |
·烟青虫不同种群蛋白质含量测定 | 第41页 |
·烟青虫羧酸酯酶标准曲线 | 第41-42页 |
·不同种群烟青虫羧酸酯酶活性测定结果 | 第42页 |
·不同烟青虫种群羧酸酯酶的 Km 及 Vmax | 第42-44页 |
·乙酰胆碱酯酶标准曲线 | 第44页 |
·不同烟青虫种群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测定 | 第44页 |
·不同种群烟青虫谷光甘肽—S—转移酶活性测定 | 第44-45页 |
·酶抑制剂的增效作用 | 第45-50页 |
·酶抑制剂对氰戊菊酯的增效作用 | 第45-46页 |
·酶抑制剂对辛硫磷的增效作用 | 第46-47页 |
·酶抑制剂对灭多威的增效作用 | 第47-49页 |
·酶抑制剂对溴虫腈的增效作用 | 第49-50页 |
·表皮穿透性差异 | 第50-54页 |
·氰戊菊酯色谱图 | 第50-51页 |
·氰戊菊酯标准曲线及线性范围 | 第51-52页 |
·氰戊菊酯的最小检出量及方法的准确度与精密度 | 第52-53页 |
·氰戊菊酯对烟青虫的表皮穿透率 | 第53-54页 |
·防治烟青虫高效药剂的筛选 | 第54-56页 |
4 讨论 | 第56-59页 |
·烟青虫抗性的产生 | 第56页 |
·烟青虫对拟除虫菊酯类药剂的抗性治理 | 第56-58页 |
·烟青虫的抗性机理 | 第58-59页 |
5 结论 | 第59-61页 |
6 参考文献 | 第61-73页 |
7 致谢 | 第73-74页 |
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