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新课程理念下的诗歌教学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引言第9-10页
第一章 新课程理念下诗歌教学的价值第10-23页
 第一节 诗歌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第10-16页
  一 解读新课程理念: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是学生发展之所需第10-14页
  二 诗歌教学的审美教育价值第14-16页
 第二节 诗歌教学能培育学生的诗性智慧第16-19页
  一 解读新课程的一大理念:重视培育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第16页
  二 诗性智慧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第16-17页
  三 诗歌教学能培育学生的诗性智慧第17-19页
 第三节 诗歌教学能涵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第19-23页
  一 解读新课程理念:新课标为何要强调人文精神第19-21页
  二 诗歌教学的人文教育价值第21-23页
第二章 新课程理念下诗歌教学的特点第23-32页
 第一节 学习方式的自主性第23-28页
  一 解读新课程的“自主学习”理念第23-25页
  二 自主学习在诗歌教学中的具体体现第25-28页
 第三节 诗歌意义的建构性第28-30页
  一 差异性第28页
  二 相通性第28-29页
  三 显隐性第29页
  四 过程性第29-30页
 第三节 教学氛围的诗意性第30-32页
  一 教学环境的诗意第30-31页
  二 教师身上的诗意第31页
  三 学生自身的诗意第31-32页
第三章 新课程理念下诗歌教学的策略第32-46页
 第一节 诗歌诵读的教学策略第32-37页
  一 新课标缘何要重视诵读第32-33页
  二 诗歌诵读的教学策略第33-37页
 第二节 激发想象的教学策略第37-39页
  一 想象风暴法第37页
  二 清除障碍法第37-38页
  三 个性配诗法第38-39页
 第三节 培养悟性的教学策略第39-46页
  一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第39-41页
  二 知人论世,设身处地第41-43页
  三 联类比较,以诗教诗第43-46页
注释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0-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青岛港集装箱枢纽港建设的实施策略
下一篇:口语交际类校本课程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