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现代医学内科疾病论文

病毒性肝炎生化指标与中医证型关系的初步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英文缩略语第7-8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8-26页
 1.病毒性肝炎的病因病机与发病机制第8-11页
   ·中医病因病机第8-11页
     ·传统中医对病毒性肝炎的认识第8-9页
     ·关幼波对病毒性肝炎病因病机的认识第9页
     ·病毒性肝炎中医病因病机的研究进展第9-11页
   ·西医发病机制第11页
 2.病毒性肝炎的诊断第11-12页
   ·病毒性肝炎的中医辨证标准第11-12页
     ·肝郁脾虛证第11页
     ·湿热中阻证第11-12页
     ·肝肾阴虛证第12页
     ·脾肾阳虛证第12页
     ·瘀血阻络证第12页
   ·病毒性肝炎的西医诊断第12页
 3.病毒性肝炎的治疗第12-19页
   ·病毒性肝炎的中医治疗第12-19页
 4.病毒性肝炎辨证分型与客观指标相关性研究进展第19-23页
   ·中医证型与生化指标相关性研究进展第19页
   ·中医证型与免疫学相关性研究进展第19-20页
   ·中医证型与病理指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第20-21页
   ·中医证型与病毒检测的相关性研究进展第21-22页
   ·中医证型与其他客观指标相关性研究进展第22-23页
 5.总结第23-26页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第26-39页
 临床资料第26-27页
 观察方法第27-28页
 结果第28-36页
  1.病毒性肝炎类型分布的基本情况第28页
  2.病毒性肝炎的中医辨证分型分布规律第28页
  3.中医证型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关系的研究第28-31页
  4.中医证型与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关系的研究第31-32页
  5.中医证型与Y-谷氨酰转肽酶(GGT ,  Y-GT)关系的研究第32-34页
  6.中医证型与血清总胆红素(TBIL)关系的研究第34-36页
 讨论第36-39页
参考文献第39-44页
致谢第44-45页
个人简历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通腑化痰法对急性脑缺血并发SIRS/MODS患者的临床干预
下一篇:《医心方》所引《集验方》的整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