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心方》所引《集验方》的整理研究
目录 | 第1-7页 |
中文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前言 | 第11-13页 |
1 姚僧垣与《集验方》 | 第13-23页 |
·姚僧垣生平 | 第13-18页 |
·姚僧垣的生年考证 | 第13-14页 |
·姚僧垣传略 | 第14-18页 |
·历代史志书目中关于姚僧垣《集验方》的记载 | 第18-22页 |
·《周书》 | 第18-19页 |
·《隋书·经籍志》 | 第19页 |
·《北史》 | 第19页 |
·《日本国见在书目录》 | 第19-20页 |
·《旧唐书·经籍志》 | 第20页 |
·《新唐书·艺文志》 | 第20页 |
·《通志·艺文略》 | 第20页 |
·其他史志书目 | 第20-22页 |
·小结 | 第22-23页 |
2 《医心方》所引《集验方》概况 | 第23-37页 |
·《医心方》直接引用《集验方》条文 | 第23-29页 |
·《医心方》直接引用《集验方》条文的形式 | 第24-25页 |
·《医心方》直接引用《集验方》条文的表述方式 | 第25-29页 |
·《医心方》直接引用《集验方》条文的数量 | 第29页 |
·《医心方》间接引用《集验方》条文 | 第29-34页 |
·《医心方》间接引用《集验方》条文的形式 | 第29-31页 |
·《医心方》间接引用《集验方》条文的表述方式 | 第31-33页 |
·《医心方》间接引用《集验方》条文的数量 | 第33-34页 |
·小结 | 第34-37页 |
3 《医心方》所引《集验方》条文内容整理研究 | 第37-62页 |
·疾病理论 | 第37-38页 |
·病证治疗 | 第38-58页 |
·风病 | 第39-40页 |
·虚劳 | 第40页 |
·腰背病 | 第40页 |
·消渴病 | 第40页 |
·伤寒病 | 第40-42页 |
·疟病 | 第42-43页 |
·气病 | 第43页 |
·咳嗽病 | 第43页 |
·淋病 | 第43页 |
·小便病 | 第43-44页 |
·大便病 | 第44页 |
·心病 | 第44页 |
·痢病 | 第44-45页 |
·湿(匿虫)病 | 第45页 |
·九虫病 | 第45页 |
·癥瘕病 | 第45页 |
·痰饮病 | 第45页 |
·否噎病 | 第45页 |
·脾胃病 | 第45-46页 |
·呕哕病 | 第46页 |
·宿食不消病 | 第46页 |
·霍乱病 | 第46页 |
·中恶病 | 第46-47页 |
·注病 | 第47页 |
·蛊毒病 | 第47-48页 |
·血病 | 第48页 |
·毛发病 | 第48页 |
·目病 | 第48-49页 |
·鼻病 | 第49页 |
·牙齿病 | 第49页 |
·唇口病 | 第49页 |
·咽喉心胸病 | 第49-50页 |
·四肢病 | 第50页 |
·瘿瘤病 | 第50页 |
·丹毒病 | 第50页 |
·肿病 | 第50-52页 |
·痈疽病 | 第52页 |
·瘘病 | 第52页 |
·痔病 | 第52页 |
·疮病 | 第52-53页 |
·伤疮病 | 第53页 |
·兽毒病 | 第53页 |
·蛇毒病 | 第53-54页 |
·杂毒病 | 第54页 |
·金疮病 | 第54页 |
·妇人杂病 | 第54-55页 |
·妇人妊娠病 | 第55-56页 |
·妇人将产病 | 第56页 |
·妇人难产病 | 第56-57页 |
·妇人产后病 | 第57页 |
·小儿杂病 | 第57页 |
·其他 | 第57-58页 |
·《集验方》的特点 | 第58-61页 |
·注重实用 疏于理论探讨 | 第59页 |
·一证多方 载有通治方药 | 第59页 |
·多用单方 组方小巧精炼 | 第59-60页 |
·师法仲景 随证化裁灵活 | 第60页 |
·剂型丰富 注重散剂使用 | 第60-61页 |
·小结 | 第61-62页 |
4 讨论 | 第62-70页 |
·《集验方》与仲景医方比较研究 | 第62-68页 |
·《集验方》与仲景医方内容基本一致者 | 第62-65页 |
·《集验方》与仲景医方相接近者 | 第65-68页 |
·《集验方》与《小品方》所载医方比较研究 | 第68-70页 |
5 结论 | 第70-72页 |
6 参考书目及文献 | 第72-75页 |
7 个人简历 | 第75-76页 |
8 致谢 | 第76-77页 |
附录一:姚僧垣年谱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