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综述 | 第1-14页 |
一 孙中山经济思想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4-16页 |
(一) 孙中山思想研究概况 | 第14-15页 |
(二) 继续拓展孙中山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及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二、孙中山经济思想的形成 | 第16-30页 |
(一) 传统文化对孙中山经济思想形成的影响 | 第16-21页 |
1. 孙中山对“民本”思想的吸收 | 第17-18页 |
2. 孙中山对“大同”思想的吸收 | 第18-21页 |
(二) 出身与生活地域对孙中山经济思想形成的影响 | 第21-22页 |
(三) 近代中国经济思想对孙中山经济思想形成的影响 | 第22页 |
(四) 近代西方经济思想对孙中山经济思想形成的影响 | 第22-26页 |
(五) 对旧民主主义革命实践的探索——孙中山经济思想的现实根根源 | 第26-29页 |
(六) 社会主义与十月革命对孙中山经济思想形成的影响 | 第29-30页 |
三、孙中山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30-138页 |
(一) 人口、土地与农业 | 第30-54页 |
1. 人口 | 第30-37页 |
2. 土地 | 第37-44页 |
3. 农业 | 第44-54页 |
(二) 资本与工业 | 第54-68页 |
1. 关于资本 | 第54-59页 |
2. 关于外资 | 第59-68页 |
(三) 财政、金融与税收 | 第68-91页 |
1. 孙中山的财政与税收思想 | 第68-72页 |
2. 金融方面——钱币革命 | 第72-75页 |
3. 关于银行 | 第75-91页 |
(四) 交通 | 第91-102页 |
1. 铁路 | 第92-101页 |
2. 航运 | 第101-102页 |
(五) 流通、分配、消费 | 第102-119页 |
1. 市场 | 第102-104页 |
2. 商业 | 第104-119页 |
(六) 发展经济学与经济布局(含现代化战略规划) | 第119-138页 |
1. 孙中山的发展经济学观——经济发展战略 | 第119-127页 |
2. 孙中山的区域经济发展观 | 第127-138页 |
四、孙中山经济思想的主要特点 | 第138-142页 |
(一) 先进性 | 第138-139页 |
(二) 不完整性 | 第139页 |
(三) 与时俱进的特质 | 第139-140页 |
(四) 空想性 | 第140-142页 |
结束语 | 第142-144页 |
结论 | 第144-146页 |
参考文献 | 第146-149页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149-150页 |
声明 | 第150-151页 |
致谢 | 第1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