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 第1-18页 |
1.1 成都机车车辆厂战略问题的提出 | 第12-14页 |
1.2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现实意义 | 第14-15页 |
1.3 论文的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5-18页 |
第2章 外部环境分析 | 第18-41页 |
2.1 总体环境分析 | 第18-25页 |
2.1.1 政策环境 | 第18-20页 |
2.1.2 经济环境 | 第20-24页 |
2.1.3 技术环境 | 第24页 |
2.1.4 社会环境 | 第24-25页 |
2.2 行业环境分析 | 第25-34页 |
2.2.1 我国机车车辆工业的总体概述 | 第25-27页 |
2.2.2 消费者——铁路运输行业的概况 | 第27-31页 |
2.2.3 铁路运输系统全面调整和生产力布局战略定向 | 第31-33页 |
2.2.4 实现我国铁路机车车辆装备现代化的基本思路及目标 | 第33-34页 |
2.3 行业与竞争环境分析 | 第34-41页 |
2.3.1 买方(消费者)对行业内企业的影响 | 第34-35页 |
2.3.2 供应方对行业内企业的影响 | 第35-36页 |
2.3.3 替代品威胁 | 第36页 |
2.3.4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 第36页 |
2.3.5 行业内企业的竞争 | 第36-41页 |
第3章 内部条件分析 | 第41-53页 |
3.1 企业历史沿革及概况 | 第41-42页 |
3.2 财物状况分析 | 第42-44页 |
3.2.1 收益性指标 | 第42页 |
3.2.2 安全性指标 | 第42-43页 |
3.2.3 流动性指标 | 第43页 |
3.2.4 成长性指标 | 第43-44页 |
3.2.5 生产性指标 | 第44页 |
3.3 营销能力分析 | 第44-46页 |
3.3.1 营销对象 | 第44页 |
3.3.2 组织机构 | 第44-45页 |
3.3.3 营销理念及方式 | 第45页 |
3.3.4 各种因素分析 | 第45-46页 |
3.4 现有产品竞争力分析 | 第46-48页 |
3.4.1 产品的设计开发能力 | 第46-47页 |
3.4.2 产品——市场发展分析 | 第47-48页 |
3.5 人力资源分析 | 第48-49页 |
3.5.1 人力资源构成 | 第48页 |
3.5.2 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 第48-49页 |
3.6 组织结构分析 | 第49-50页 |
3.7 生产运作分析 | 第50-51页 |
3.7.1 生产沿革及存在的问题 | 第50页 |
3.7.2 生产工艺流程再造现状 | 第50-51页 |
3.8 企业文化分析 | 第51-53页 |
3.8.1 成都机车车辆厂企业文化现状 | 第51-53页 |
第4章 核心竞争优势分析 | 第53-62页 |
4.1 关于核心竞争力 | 第53-56页 |
4.2 核心能力分析确认标准 | 第56页 |
4.3 核心能力及竞争优势分析 | 第56-57页 |
4.3.1 企业竞争优势归类 | 第56-57页 |
4.4 企业的SWOT分析 | 第57-61页 |
4.4.1 优势 | 第57-58页 |
4.4.2 劣势 | 第58-59页 |
4.4.3 机遇 | 第59-60页 |
4.4.4 挑战 | 第60-61页 |
4.5 核心竞争力的综合分析 | 第61-62页 |
第5章 战略制订 | 第62-76页 |
5.1 经营领域的界定 | 第62-64页 |
5.2 战略目标的确定 | 第64页 |
5.3 SWOT战略分析 | 第64-66页 |
5.4 企业战略地位评价及战略态势 | 第66-68页 |
5.5 战略方案选择 | 第68-72页 |
5.5.1 战略选择的思路 | 第68-69页 |
5.5.2 战略选择的影响因素 | 第69页 |
5.5.3 企业总体发展战略选择及评价 | 第69-72页 |
5.6 职能级战略的制定 | 第72-76页 |
5.6.1 技术创新战略 | 第72页 |
5.6.2 管理创新战略 | 第72页 |
5.6.3 营销战略 | 第72-73页 |
5.6.4 人力资源战略 | 第73页 |
5.6.5 推行精益生产(JIT)管理战略 | 第73-74页 |
5.6.6 建立工厂快速反应的物流平台 | 第74页 |
5.6.7 财务战略 | 第74-76页 |
第6章 战略实施 | 第76-84页 |
6.1 把握战略实施的基本要求 | 第76页 |
6.2 创建适宜战略实施的环境 | 第76-84页 |
6.2.1 构建与战略相匹配的组织结构 | 第78-79页 |
6.2.2 培育有利于战略实施的企业文化 | 第79-82页 |
6.2.3 配置支持战略实施的企业资源 | 第82-84页 |
结论 | 第84-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