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废水除磷的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废水除磷的发展概况 | 第13-16页 |
·国内外除磷基本理念 | 第13-14页 |
·国内污水除磷技术概述 | 第14-16页 |
·污水化学除磷的现状与发展 | 第16-19页 |
·污水化学除磷概况 | 第16-17页 |
·化学除磷的新进展 | 第17-19页 |
·水淬渣国内外应用及发展趋势 | 第19-20页 |
·水淬渣的研究应用现状 | 第19-20页 |
·水淬渣发展趋势 | 第20页 |
·论文的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实验研究方法 | 第22-25页 |
·实验水样 | 第22页 |
·实验用渣 | 第22-23页 |
·实验仪器 | 第23页 |
·实验方法 | 第23-24页 |
·分析方法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水淬渣性能测定及预处理 | 第25-31页 |
·试验用料性质测定 | 第25-27页 |
·水淬渣的物理性质 | 第25页 |
·水淬渣的粒度分布 | 第25-26页 |
·水淬渣的密度分布 | 第26页 |
·水淬渣的化学成分分析 | 第26-27页 |
·水淬渣的预处理 | 第27-30页 |
·水淬渣的表面处理 | 第27-28页 |
·水淬渣比表面的测定 | 第28-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水淬渣除磷实验研究 | 第31-41页 |
·水质因素对除磷效率的影响 | 第31-34页 |
·进水磷浓度对除磷效率影响实验 | 第31-32页 |
·进水pH值的变化对磷的去除率影响实验 | 第32-34页 |
·实验方法 | 第32-33页 |
·实验结果分析及结论 | 第33-34页 |
·水淬渣本身因素对于磷的去除率的影响 | 第34-39页 |
·水淬渣粒径改变引起磷的去除率的变化 | 第34-35页 |
·实验方法 | 第34页 |
·实验结果分析及结论 | 第34-35页 |
·反应时间改变引起磷的去除率改变 | 第35-37页 |
·实验方法 | 第35-36页 |
·实验结果分析及结论 | 第36-37页 |
·水淬渣所含除磷药剂的条件实验 | 第37-39页 |
·铁盐除磷条件试验 | 第37-38页 |
·铝盐除磷条件试验 | 第38-39页 |
·钙盐除磷条件试验 | 第39页 |
·小结 | 第39-41页 |
第五章 改性水淬渣除磷实验研究 | 第41-55页 |
·不同改性剂对于渣的除磷效果的影响 | 第41-42页 |
·实验方法 | 第41页 |
·实验结果分析及结论 | 第41-42页 |
·不同培烧温度对于改性渣的除磷效果研究 | 第42-44页 |
·实验方法 | 第42-43页 |
·实验结果分析及结论 | 第43-44页 |
·除磷性能对比实验 | 第44-45页 |
·实验方法 | 第44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4-45页 |
·改性水淬渣滤柱实验研究 | 第45-54页 |
·实验部分 | 第45-46页 |
·实验用水 | 第45-46页 |
·实验装置 | 第46页 |
·试验结果及结论 | 第46-54页 |
·水淬渣滤柱的工艺条件研究 | 第46-50页 |
·水淬渣滤柱处理废水效果分析 | 第50-52页 |
·连续性实验SS、COD、TP及运行周期之间的关系 | 第52-53页 |
·连续性实验出水安全性评价 | 第53-54页 |
·小结 | 第54-55页 |
第六章 水淬渣除磷机理研究及滤柱除磷机理的探讨 | 第55-64页 |
·化学除磷的作用过程 | 第55-56页 |
·金属磷酸盐沉淀的化学模型 | 第56-59页 |
·水淬渣除磷机理的研究 | 第59-60页 |
·水淬渣钙盐除磷机理探讨 | 第59页 |
·水淬渣铁盐除磷机理探讨 | 第59-60页 |
·水淬渣铝盐除磷机理探讨 | 第60页 |
·水淬渣滤柱除磷机理的探讨 | 第60-64页 |
·滤柱微絮凝机理探讨 | 第60-61页 |
·滤柱吸附机理探讨 | 第61-62页 |
·滤柱沉淀物结构分析 | 第62-64页 |
·除磷沉淀能谱电镜分析 | 第62-63页 |
·滤柱除磷沉淀结构分析 | 第63-64页 |
结论及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