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物理论文

物理教学中渗透物理学史教育的模式研究

第一章 引言第1-21页
 1 课题的研究背景第8-13页
   ·新课程标准与国内中学物理教学改革第8-10页
   ·国内中学物理教学所存在的相关问题第10-13页
     ·中学生对物理学史掌握情况的分析第10-11页
     ·中学物理教师对物理学史应用情况的分析第11-12页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现状分析第12页
     ·现有中学物理教学对学生评价方式的不足第12-13页
 2 物理学史的教育价值第13-20页
   ·活跃课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第14页
   ·增加情感体验,培养科学精神第14-16页
   ·物理学史对探究性学习的影响第16-17页
   ·物理学史中的科学方法教育第17-20页
 3 模式的提出第20-21页
第二章 模式的建构第21-48页
 1 教学模式概述第21-23页
   ·教学模式的定义第21-22页
   ·教学模式的结构第22-23页
 2 物理教学中渗透物理学史教育教学模式的定义第23页
 3 物理教学中渗透物理学史教育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第23-27页
   ·兴趣、动机学习理论第23-25页
   ·替代学习理论第25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25-26页
   ·课堂自由时间理论及课堂效率理论第26-27页
 4 物理教学中渗透物理学史教育教学模式的目标第27-29页
   ·形成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第27页
   ·使学生经历学习的探究过程第27-28页
   ·知识结构的完整及优化第28-29页
   ·促进学生自我学习和发展第29页
   ·使学生获得情感的体验第29页
 5 该模式中师生角色关系的转变第29-32页
   ·教师角色的转变第30-31页
   ·学生角色的转变第31-32页
 6 该模式的操作程序第32-40页
   ·应用本模式进行物理教学操作的三个基本环节第32-38页
   ·本模式的课堂教学操作程序第38-40页
 7 该模式的适用范围及使用原则第40-41页
   ·适用范围第40-41页
   ·使用原则第41页
     ·把握整体、激发兴趣的原则第41页
     ·及时渗透、有机灵活的原则第41页
     ·有的放矢、真实可靠的原则第41页
 8 该模式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第41-42页
 9 教材中涉及的相关物理学史的初步整理第42-48页
第三章 模式的实践研究第48-59页
 1 实践研究的目的第48页
 2 研究对象的选取第48页
 3 实践活动的开展第48-52页
   ·实践活动的准备第48-49页
   ·实践活动的开展第49-52页
 4 对教学实践成效的检验第52-59页
   ·相关考试成绩的初步分析第52-53页
   ·对实验班学生的进一步分析第53-59页
第四章 结束语第59-60页
 1 该教学模式的价值和意义第59页
 2 工作的不足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论文第62-63页
附录第63-92页
致谢第92-93页
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详细摘要第93-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近现代中学历史教学方法的比较研究
下一篇:PCNC环境下DNC系统的研究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