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发展的理论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英文摘要第7-9页
第一章 引论第9-28页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与论证第9-13页
 第二节 文献综述第13-17页
 第三节 相关范畴第17-20页
 第四节 研究范式的选择第20-28页
  一、 社会学视野中的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系统第20-23页
  二、 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发展理论研究的目标及途径第23-24页
  三、 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系统分析的框架与方法论第24-28页
第二章 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指导思想的发展第28-46页
 第一节 思想政治建设为核心的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指导思想第28-34页
  一、 毛泽东关于知识的论述第29-31页
  二、 毛泽东关于教育的论述第31页
  三、 思想政治建设为核心的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指导思想第31-34页
 第二节 制度建设为核心的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指导思想第34-39页
  一、 邓小平关于知识的论述第34-36页
  二、 邓小平关于教育的论述第36-37页
  三、 制度建设为核心的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指导思想第37-39页
 第三节 创新为核心的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指导思想第39-46页
  一、 江泽民关于知识的论述第39-41页
  二、 江泽民关于教育创新的论述第41-42页
  三、 创新为核心的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指导思想第42-46页
第三章 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发展历程第46-82页
 第一节 高校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政策发展历程第46-52页
  一、 思想改造的曲折发展第47-50页
  二、 思想政治建设政策上的拨乱反正第50-51页
  三、 以师德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建设第51-52页
 第二节 高校教师队伍学术能力建设的政策发展历程第52-65页
  一、 建立苏联模式的学术能力建设规范第53-55页
  二、 自主探索适合国情的学术能力建设规范、途径第55-57页
  三、 构建学术能力建设的制度化体系第57-61页
  四、 突出骨干教师的学术能力建设第61-65页
 第三节 高校教师队伍管理制度建设的政策发展历程第65-74页
  一、 高度计划管理模式下的管理制度创建第65-69页
  二、 管理制度的恢复与变革第69-72页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管理制度的改革探索第72-74页
 第四节 高校教师待遇政策的发展历程第74-82页
  一、 计划管理体制下的分配制度的创建第75-76页
  二、 分配制度的恢复和对发展的阻碍第76-78页
  三、 分配制度的突破和政策创新第78-82页
第四章 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发展的价值分析第82-110页
 第一节 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主导价值目标选择第82-90页
  一、 价值与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价值内涵第83-84页
  二、 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价值来源第84-86页
  三、 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政策主导价值目标的分析尺度第86-87页
  四、 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发展历程中的主导价值目标选择第87-90页
 第二节 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政策主导价值目标的合法性分析第90-100页
  一、 合法性和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合法性范畴第91-92页
  二、 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政策主导价值目标的合法性来源第92-93页
  三、 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政策主导价值目标合法性的分析尺度第93-94页
  四、 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发展历程中主导价值目标的合法性分析第94-100页
 第三节 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政策主导价值目标的有效性分析第100-110页
  一、 有效性和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有效性内涵第100-101页
  二、 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政策主导价值目标有效性的分析尺度第101-102页
  三、 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政策主导价值目标实现过程的有效性分析第102-110页
第五章 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发展的规范分析第110-126页
 第一节 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政策规范化发展的要素分析第110-118页
  一、 政策问题确定和政策作用的途径第110-113页
  二、 多元化的政策主体构成和政策制定机制第113-116页
  三、 规范化政策制定的标准第116-118页
 第二节 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发展面临的问题第118-126页
  一、 高校教师群体的核心价值追求有待确立和维护第120-122页
  二、 多元政策制定主体的缺位第122-123页
  三、 规范化政策评价标准和科学有效学术评价标准的缺失第123-126页
第六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第126-136页
 第一节 结论第126-128页
 第二节 政策建议第128-136页
  一、 探索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机制,是实现政策主导价值目标的制度基础第128-130页
  二、 建立高校教师协会性组织,是推进政策主导价值目标实现的有效载体第130-131页
  三、 完善多元化主体参与的政策制定模式,是实现政策主导价值目标的保障第131-133页
  四、 建立公正、权威的学术评价组织和制订学术评价的基本准则,是实现政策主导目的必要条件第133-136页
参考文献第136-144页
后记第144页

论文共1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臂丛神经损伤后大脑运动皮层功能重组
下一篇:电火花铣削加工中伺服运动及工具补偿智能控制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