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前言 | 第1-30页 |
1.1 PU离聚体概述 | 第9-10页 |
1.2 阴离子型PU研究进展 | 第10-18页 |
1.3 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 | 第18-29页 |
1.4 本课题的研究方向和意义 | 第29-30页 |
第二章 软段含有羧基的PU离聚体的制备与表征 | 第30-48页 |
2.1 新型聚己内酯简介 | 第30-31页 |
2.2 合成软段含有羧基的PU反应方程式 | 第31页 |
2.3 实验部分 | 第31-35页 |
2.4 工艺条件的选择 | 第35-44页 |
2.5 PU结构分析 | 第44-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第三章 离聚体的聚集态结构模型与溶胶理论 | 第48-66页 |
3.1三 嵌段带电共聚物形成的胶束结构模型 | 第48-53页 |
3.2 Eisenberg模型 | 第53-54页 |
3.3 Forsman模型 | 第54-55页 |
3.4 Dreyfus模型 | 第55-56页 |
3.5 Bonnoto和Bonner、Longworth和Vaughan模型 | 第56-57页 |
3.6 核-壳模型[143] | 第57-58页 |
3.7 其它模型 | 第58-59页 |
3.8 溶胶粘度的变化及溶胶分子成长的理论模型 | 第59-62页 |
3.9 凝胶的干燥机理 | 第62-64页 |
3.10 结果、讨论与小结 | 第64-66页 |
第四章 阴离子型PU水分散体的性质 | 第66-97页 |
4.1 实验部分 | 第66-69页 |
4.2 本章所涉及的部分阴离子型PU配方举例 | 第69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9-96页 |
小结 | 第96-97页 |
第五章 新型高稳定性的水性PU的合成与表征 | 第97-111页 |
5.1 原料与试剂 | 第97页 |
5.2 离子/非离子复合型亲水单体的合成与表征 | 第97-98页 |
5.3 PU乳液的合成 | 第98页 |
5.4 PU乳液的性能测试 | 第98-100页 |
5.5 结果与讨论 | 第100-110页 |
小结 | 第110-111页 |
第六章 阴离子型PU作为载体材料的应用 | 第111-133页 |
6.1 实验部分 | 第112-115页 |
6.2 本章所涉及的PU载染料微球配方举例 | 第115页 |
6.3 结果与讨论 | 第115-132页 |
小结 | 第132-133页 |
第七章 阴离子聚氨酯-二氧化钛复合物初步研究 | 第133-150页 |
7.1 实验部分 | 第133-135页 |
7.2 本章所涉及的复合体配方举例 | 第135-136页 |
7.3 结果与讨论 | 第136-149页 |
小结 | 第149-150页 |
结论 | 第150-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152-164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164-165页 |
致谢 | 第1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