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流域水环境污染仿真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第1章 绪论 | 第1-23页 |
1.1 引言 | 第9-11页 |
1.2 课题来源及意义 | 第11-12页 |
1.3 技术路线 | 第12-21页 |
1.3.1 仿真技术 | 第12-16页 |
1.3.2 GIS技术 | 第16-21页 |
1.4 本文所做工作 | 第21-23页 |
第2章 系统介绍 | 第23-34页 |
2.1 系统的组成 | 第23-29页 |
2.2 系统的功能及软件框架结构 | 第29-31页 |
2.3 系统的硬件结构 | 第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4页 |
第3章 水动力模型研究 | 第34-46页 |
3.1 水动力模型研究的意义及模型的选择依据 | 第34-35页 |
3.2 数值解法的有限差分方法和有限元方法 | 第35-38页 |
3.3 边界条件 | 第38-39页 |
3.4 跳点法用于求解水动力方程 | 第39-42页 |
3.5 仿真结果 | 第42-4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GIS在系统中的应用 | 第46-54页 |
4.1 面向对象地理数据模型原理 | 第46-48页 |
4.2 将GIS控件嵌入到系统中 | 第48-49页 |
4.3 GIS控件实现的系统功能 | 第49-5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5章 图像加工及网络通信 | 第54-63页 |
5.1 图像加工和网络通信工作的作用 | 第54-55页 |
5.2 图像加工 | 第55-59页 |
5.2.1 图像加工的主要工作 | 第55页 |
5.2.2 插值方法 | 第55-58页 |
5.2.3 插值方法实现及实验结果 | 第58-59页 |
5.3 网络通信 | 第59-62页 |
5.3.1 网络通信在系统中的作用 | 第59页 |
5.3.2 网络通信技术 | 第59-61页 |
5.3.3 通信效果 | 第61-6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